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渔舟即拟去,不待晚年身全文

渔舟即拟去,不待晚年身

唐 · 薛能
旧论已浮海,此心犹滞秦。
上僚如报国,公道岂无人。
岩隐悬溪瀑,城居入榻尘。
渔舟即拟去,不待晚年身

注释

旧论:过去的理论。
已:已经。
浮海:随波逐流消散。
此心:我的心。
犹:依旧。
滞秦:留在秦国未动。
上僚:高位的人。
如:如果。
报国:报效国家。
公道:公正的道理。
岂:难道。
无人:被忽视。
岩隐:山岩中隐藏。
悬溪瀑:瀑布。
城居:住在城市。
榻尘:沾染尘埃。
渔舟:渔舟。
拟去:打算离去。
不待:不等。
晚年身:老去之身。

翻译

过去的理论已经随波逐流消散,我的心依旧留在秦国未动。
在高位的人如果能像报效国家一样,公正的道理难道还会被忽视?
山岩中隐藏着瀑布,住在城市里只能沾染尘埃。
我打算乘船离去,不等老去之身。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诗中的“旧论已浮海”暗示了过去的议论或是事业已经如同海上漂浮,无法着手;“此心犹滞秦”则表达了诗人内心仍然牵挂着关中(古称秦)一带,即长安附近的地方,这里的“秦”不仅指地域,更有对往昔时光的眷恋。

“上僚如报国,公道岂无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关切。这里的“上僚”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报国”则是为国家尽忠的意思;“公道”指的是公正合理的政治原则,而问“岂无人”则是在探寻是否有人能够实践这样的政治理想。

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的隐居生活:“岩隐悬溪瀑,城居入榻尘。”这里的“岩隐”表达了诗人的隐居之所在于山间,“悬溪瀑”则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环境的壮丽;而“城居入榻尘”则是对城市生活的无奈和对尘世的淡漠。

最后两句“渔舟即拟去,不待晚年身”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待。这里的“渔舟”象征着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即拟去”说明了诗人的决心;而“不待晚年身”则是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等到老年时才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生活方式的个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