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出逢亲旧不识面,故人熟视回车轮全文

出逢亲旧不识面,故人熟视回车轮

出处:《赠梁海民
明 · 成鹫
梁生两眼炅如电,忆昔与子始相见。
登堂一语发真机,使我老儒骋雄辨。
终朝旗鼓纷相当,直至闻声不见面。
月出日入方休兵,胜负未决终不平。
迦文尼父大鼓掌,何意得有苍蝇声。
从此与君成末契,眼中始识梁居士。
高论至今如昨日,君未全非我仍是。
是非君我不相知,且道谁人先出世。
我曾出世四十春,今朝方卸头上巾。
途穷舍车觅舟楫,须眉虽假面目真。
出逢亲旧不识面,故人熟视回车轮
临岐劝我入山去,严城闹市多嚣尘。
请君弃置勿复道,此心草草难具陈。
低头负米归乎来,眼前岂有相知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赠梁海民》。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与友人梁海民初次见面的情景,以及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梁生两眼炅如电”,以“炅”字形容梁海民的眼睛明亮如电,形象地表达了梁海民的聪颖和精神焕发。接着,“忆昔与子始相见”则引出了两人初次相遇的情景,为后文的深入交往埋下了伏笔。

“登堂一语发真机,使我老儒骋雄辨”描述了两人初次交谈时的场景,诗人通过“真机”一词,强调了谈话内容的深刻性和启发性,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作为“老儒”的学识渊博和辩论能力。

“终朝旗鼓纷相当,直至闻声不见面”进一步描绘了两人在思想交流中的激烈碰撞,仿佛战场上的旗鼓交响,直到最后才意识到对方的存在,暗示了两人在精神层面的深度共鸣。

“月出日入方休兵,胜负未决终不平”将思想交流比作战争,月出日落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但双方并未分出胜负,体现了两人在观点上的持续争执和相互尊重。

“迦文尼父大鼓掌,何意得有苍蝇声”以“迦文尼父”比喻智者,表达了对梁海民独特见解的赞赏,同时也以“苍蝇声”自嘲,表明自己在智慧面前的谦逊态度。

“从此与君成末契,眼中始识梁居士”点明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从初次见面到成为知己,彼此在对方眼中找到了认同和欣赏。

“高论至今如昨日,君未全非我仍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持久性的肯定,即使时间流逝,两人的关系依然坚固。

“是非君我不相知,且道谁人先出世。我曾出世四十春,今朝方卸头上巾”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时间的感慨,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反思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途穷舍车觅舟楫,须眉虽假面目真”寓意在困境中寻求新的出路,即使外貌改变,内心的真诚和本质不会改变。

“出逢亲旧不识面,故人熟视回车轮”描述了与旧友重逢时的尴尬情景,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临岐劝我入山去,严城闹市多嚣尘”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城市喧嚣的反感,鼓励诗人寻找心灵的宁静。

“请君弃置勿复道,此心草草难具陈”是对友人的劝告,希望对方放下烦恼,不要过多述说,因为内心的感受难以完全表达。

“低头负米归乎来,眼前岂有相知人”以“负米”这一传统孝行,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同时也暗示了在现代社会中,真正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越来越少。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不仅展现了诗人与梁海民之间深厚的友谊,也蕴含了对人生、友情、智慧、自然等多方面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