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山公醉不归,李园水竹尚依稀
出处:《李园有怀孚若》
宋 · 刘克庄
曾与山公醉不归,李园水竹尚依稀。
钿车疾取春莺唱,铁笛潜惊宿鸟飞。
昔把蟹螯同酒盏,今持马策叩城扉。
溪头一片无情月,偏照愁人泪满衣。
钿车疾取春莺唱,铁笛潜惊宿鸟飞。
昔把蟹螯同酒盏,今持马策叩城扉。
溪头一片无情月,偏照愁人泪满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公:指山涛,西晋名士,与诗人有交情。李园:可能指某处园林或诗人记忆中的地方。
钿车:装饰华丽的车子。
铁笛:金属制的笛子。
蟹螯:螃蟹的大钳子,常与美酒相配。
马策:马鞭。
城扉:城门。
无情月:形容月亮冷漠无情,常用来寄托愁思。
翻译
曾经和山公醉得忘了回家,李园的水竹景色还依稀记得。华丽的车子快速驶过,只为捕捉春天黄莺的歌声,铁笛声悄悄惊动了栖息的鸟儿飞翔。
昔日我们共享螃蟹和酒杯,如今却拿着马鞭敲打城门。
溪边那轮无情的月亮,偏偏照亮了我满身的愁绪,泪水涟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与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中孤独感受月色的哀愁。从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他对过往美好的留恋。
"曾与山公醉不归,李园水竹尚依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过去与朋友在山中畅饮,不知归期,如今虽已离去,但李园的水波和竹影还历历在目,显示出对过往生活的深刻怀念。
"钿车疾取春莺唱,铁笛潜惊宿鸟飞。" 钿车即华丽的马车,这里用以形容朋友离去的迅速和急促;春莺指春天的燕子,其歌声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活力;而铁笛则是军中用的乐器,潜惊宿鸟则是突然惊起栖息在树上的鸟儿,这两句描绘了急促的生活变迁和自然界的动荡不安。
"昔把蟹螯同酒盏,今持马策叩城扉。" 昔日与朋友共饮美酒,现在却独自一人拿着马鞭敲打城门,这两句反映出从欢乐聚会到孤独求见的巨大反差。
"溪头一片无情月,偏照愁人泪满衣。" 这最后两句诗中,无情的明月照在溪边,只增添了诗人的愁绪,让他潸然泪下,泪水湿透了衣衫。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孤寂与哀愁的流露。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记忆中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岁月变迁的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