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羌笛哀明月,几处渔歌散暮云
出处:《寇退即事》
明 · 黎民表
战罢楼船日已曛,城中不见捷书闻。
谁家羌笛哀明月,几处渔歌散暮云。
短服佯狂空说剑,文身无赖岂能军。
朱厓铜柱俱王土,澒洞年来尽海氛。
谁家羌笛哀明月,几处渔歌散暮云。
短服佯狂空说剑,文身无赖岂能军。
朱厓铜柱俱王土,澒洞年来尽海氛。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寇退即事》描绘了战后场景。首句"战罢楼船日已曛",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结束后的宁静,夕阳西下,楼船静止,战争的硝烟仿佛随着天色暗淡而消散。"城中不见捷书闻"则暗示胜利的消息并未传入城中,人们还在等待或担忧。
接下来的两句"谁家羌笛哀明月,几处渔歌散暮云",通过羌笛的哀怨和渔歌的零落,渲染出一种寂寥与凄清的氛围,反映出战后百姓生活的艰难和对和平的渴望。
"短服佯狂空说剑,文身无赖岂能军",诗人批评那些穿着简朴却自以为是的武夫,他们只会夸耀武艺,无法真正保家卫国。"文身无赖岂能军"一句,讽刺了那些仅凭外表刺青而不具备实际军事才能的人。
最后两句"朱厓铜柱俱王土,澒洞年来尽海氛",以朱厓铜柱象征边疆领土,表达国家主权不可侵犯之意。"澒洞年来尽海氛"则寓言战争的阴霾已经过去,希望海疆安宁,国家统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战争后的景象为背景,揭示了战后社会的矛盾和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真正有能力保卫国家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