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工操斤斧,沈吟方在斯
出处:《道州南楼换柱》
唐 · 吕温
鸿灾起无朕,有见非前知。
蚁入不足恤,柱倾何可追。
良工操斤斧,沈吟方在斯。
殚材事朽废,曷若新宏规。
蚁入不足恤,柱倾何可追。
良工操斤斧,沈吟方在斯。
殚材事朽废,曷若新宏规。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鸿灾:大灾难。朕:古代君主的自称,这里指代灾难。
前知:预先知道。
蚁入:比喻小问题或隐患。
恤:忧虑,关心。
柱倾:支柱倒塌,比喻重要事物的崩溃。
何可追:无法挽回。
良工:优秀的工匠。
操斤斧:手持斧头,比喻做事有准备、有计划。
沈吟:深思熟虑。
斯:这里。
殚材:竭尽所有材料。
朽废:腐朽废弃。
曷若:何如,不如。
新宏规:新的宏大规划。
翻译
大难突然发生没有预兆,即使见到也无法预先知道。即使是微小如蚂蚁的隐患也不应忽视,一旦支柱倒塌后果无法挽回。
优秀的工匠手持斧头,深思熟虑中进行工作。
竭尽全力修补腐朽的东西,不如制定新的宏大规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紧迫和危机的情况,通过对比来表达了作者面临问题时的无奈与深思。"鸿灾起无朕"形容灾难突然发生,没有预兆,而"有见非前知"则暗示这些灾难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接下来的"蚁入不足恤,柱倾何可追"以比喻方式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连小昆虫都无法挽救,即便是倾倒的柱子也无从追回。
诗中随后转向作者自身的情感和行为,通过"良工操斤斧,沈吟方在斯"表达出一种沉思冥想之态,似乎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最后两句"殚材事朽废,曷若新宏规"则流露出对旧有材料无法再用,以及期待新的、更广阔的规则或方法以应对当前困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人面对突发灾难时的情感与思考,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变革和创新的一种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