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吊古凭谁和,呼起坡仙次第赓
出处:《登大同北门城楼有感》
明 · 江源
闲上高楼第一层,千秋遗恨望中增。
玉颜底事埋青冢,隆准何年困白登。
御水尚遗金帅碣,方山犹有魏家陵。
登临吊古凭谁和,呼起坡仙次第赓。
玉颜底事埋青冢,隆准何年困白登。
御水尚遗金帅碣,方山犹有魏家陵。
登临吊古凭谁和,呼起坡仙次第赓。
鉴赏
此诗《登大同北门城楼有感》由明代诗人江源所作,通过登高远眺,抒发了对历史沧桑与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闲上高楼第一层”描绘了诗人独自登楼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接着,“千秋遗恨望中增”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所见之景引发了对历史往事的深深怀念与遗憾。
“玉颜底事埋青冢,隆准何年困白登”两句,运用典故,以“玉颜”、“青冢”、“隆准”、“白登”等意象,分别指向古代的美女昭君和她的墓地,以及汉高祖刘邦被困白登山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美人命运多舛的同情与感慨。
“御水尚遗金帅碣,方山犹有魏家陵”则转向对现实的观照,通过“御水”、“金帅碣”、“方山”、“魏家陵”等具体物象,展现了历史遗迹的存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痕迹。
最后,“登临吊古凭谁和,呼起坡仙次第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共鸣的情感,希望有如苏轼这样的文人能理解并接续这份情感,共同咏叹历史的厚重与人生的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楼远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紧密相连,既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