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燕归无屋,行鱼戏满畦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已息经旬雨,犹逢饮涧霓。
水痕高在树,山色近看泥。
乳燕归无屋,行鱼戏满畦。
农家栖未定,不暇事耕犁。
水痕高在树,山色近看泥。
乳燕归无屋,行鱼戏满畦。
农家栖未定,不暇事耕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江水暴涨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活变化。首句“已息经旬雨”点明了连续十天的降雨终于停止,接着“犹逢饮涧霓”描绘了雨后彩虹横跨涧水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雨后初晴的清新氛围。
“水痕高在树,山色近看泥。”这两句通过“水痕”和“山色”的变化,形象地展现了雨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水位上升至树梢,山色在雨后的泥泞中显得更加鲜明。这种细腻的观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敏锐的感受力。
“乳燕归无屋,行鱼戏满畦。”这两句则转向了对动物生活的描写。乳燕因房屋被洪水冲毁而无处可归,只能在空中徘徊;鱼儿在田间自由游弋,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这两种生物的遭遇,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灾民困境的关注与同情。
最后,“农家栖未定,不暇事耕犁。”点出了农民在洪水之后的生活状态,他们尚未安定下来,无暇顾及农耕之事。这不仅反映了灾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体现了诗人对底层百姓生活状况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洪水带来的自然景观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