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哉哲人见,我心获所如
明 · 胡应麟
漆园喻桑户,郑圃称杨朱。
岂无王者乐,孰与真人居。
大钧播群象,品汇盈寰区。
偶然值为人,禀此七尺躯。
营营一生内,十九婴忧虞。
欢爱苦不长,劳悴乃有馀。
冠裳槛沐猴,钟鼎罗爰居。
三旬亮已多,百年亦奚娱。
风霜遍项颔,尘垢盈眉须。
齿发谅非坚,金石犹可渝。
七十二圣君,百千亿庸愚。
参差就黄土,转盼随丘墟。
安期信茫昧,松子难觊觎。
何如一宿觉,大梦伸蘧庐。
陶公制哀挽,王孙却衣襦。
伟哉哲人见,我心获所如。
死生固有命,寿夭讵足虞。
戚戚儿女仁,毋乃曲士拘。
愿言勖明德,今古流芳誉。
乐哉白云丘,万代同斯须。
岂无王者乐,孰与真人居。
大钧播群象,品汇盈寰区。
偶然值为人,禀此七尺躯。
营营一生内,十九婴忧虞。
欢爱苦不长,劳悴乃有馀。
冠裳槛沐猴,钟鼎罗爰居。
三旬亮已多,百年亦奚娱。
风霜遍项颔,尘垢盈眉须。
齿发谅非坚,金石犹可渝。
七十二圣君,百千亿庸愚。
参差就黄土,转盼随丘墟。
安期信茫昧,松子难觊觎。
何如一宿觉,大梦伸蘧庐。
陶公制哀挽,王孙却衣襦。
伟哉哲人见,我心获所如。
死生固有命,寿夭讵足虞。
戚戚儿女仁,毋乃曲士拘。
愿言勖明德,今古流芳誉。
乐哉白云丘,万代同斯须。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的作品《余既不上春官燕中遂有传余病不起者孟韬方就试辄于院中大恸王次公过瀫水为余言之余闻剧喜命酒索笔赋此寄孟韬》。全诗以深沉的哲理思考贯穿,表达了对生命、死亡、命运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感悟。
诗的开头引用了“漆园喻桑户,郑圃称杨朱”的典故,借以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接着,诗人通过“大钧播群象,品汇盈寰区”描绘了宇宙万物的广阔与复杂,指出人的存在只是偶然间与之相遇。随后,诗人描述了人生的短暂与艰辛,“欢爱苦不长,劳悴乃有馀”,感叹人生的快乐往往短暂,而劳苦却难以避免。
进一步,诗人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比作“冠裳槛沐猴,钟鼎罗爰居”,讽刺了人们在物质追求中的虚妄。紧接着,诗人提出了对生死的思考,“三旬亮已多,百年亦奚娱”,表达了对生命的有限和时间的宝贵的认识。同时,诗人也提到了自然界的无情,“风霜遍项颔,尘垢盈眉须”,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在对生命本质的深入思考后,诗人提出了对超脱生死的看法,“何如一宿觉,大梦伸蘧庐”,暗示了一种超越世俗、超脱生死的境界。最后,诗人引用了陶渊明和王孙的故事,表达了对哲人智慧的敬仰,并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品德,让自己的生命留下美好的印记。
整首诗情感深沉,哲理丰富,通过对生命、死亡、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