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谁谓双成老,今日翻为无是公
出处:《失题九首 其一》
宋 · 李之仪
结束轻装趁晓风,崎岖行李偶难同。
他年谁谓双成老,今日翻为无是公。
秪恐穰侯迟见事,固应原宪本非穷。
洛阳烟霭因缘在,鸡黍相期定不空。
他年谁谓双成老,今日翻为无是公。
秪恐穰侯迟见事,固应原宪本非穷。
洛阳烟霭因缘在,鸡黍相期定不空。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失题九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轻装简行,趁着拂晓的微风,独自踏上旅途的情景。"结束轻装趁晓风",开篇即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诗人正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
"崎岖行李偶难同",则点明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与同行者难以并肩前行的现实。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旅途的不易,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独立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他年谁谓双成老,今日翻为无是公",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双成老"和"无是公"分别出自古代神话和历史故事,诗人借此抒发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之情。
"秪恐穰侯迟见事,固应原宪本非穷",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的思考。"穰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臣,"原宪"则是孔子的学生,两者的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权势与贫贱的不同看法,也展现了他对道德与智慧的追求。
最后两句"洛阳烟霭因缘在,鸡黍相期定不空",则以洛阳的烟霭和鸡黍之约作为结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信心。"因缘在"和"定不空",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生活美好愿景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