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人无眠,梅花对岑寂
天风吹不摇,夜半响铁笛。
彼美人无眠,梅花对岑寂。
访戴独回舟,破蔡谁草檄。
静坐敛逸气,中边透虚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庐:小屋。天地宽:空间开阔。
玉雪:洁白如玉的冰雪。
四壁:四周墙壁。
天风:清风。
不摇:不动摇。
铁笛:铁制的笛子。
美人:这里指代有才情的人。
无眠:无法入睡。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岑寂:寂静无声。
访戴:拜访戴逵(古代文人),可能隐喻寻求灵感。
独回舟:独自划船归来。
破蔡:打败蔡敌,此处可能象征胜利。
草檄:起草檄文,指代创作。
静坐:静静坐着。
敛逸气:收敛散漫的气质。
中边:中心与边缘。
透虚白:穿透了空灵的白色(可能指心灵的澄明)。
翻译
一庐天地宽,玉雪照四壁。天风吹不摇,夜半响铁笛。
彼美人无眠,梅花对岑寂。
访戴独回舟,破蔡谁草檄。
静坐敛逸气,中边透虚白。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雪夜景象。开篇“一庐天地宽,玉雪照四壁”便设定了一个广阔无垠、雪光遍布的空间,其中“庐”指的是简易的屋宇,这里可能是指诗人隐居之所。“玉雪”则形容雪花如玉般洁白,“照四壁”表现出雪夜中屋内外的宁静与纯净。
紧接着,诗人写道“天风吹不摇,夜半响铁笛”。这里,“天风”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不摇”则强调了这股风对屋宇无动于衷。“夜半响铁笛”则是说在深夜时分,铁制的笛子发出了声音,这里的“响”字用得十分传神,它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和声,也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中的回响。
接下来的“彼美人无眠,梅花对岑寂”让我们感受到诗中人物的情愫。这里的“彼美人”通常指的是女性,或可理解为诗人的理想伴侣。“无眠”则表达了她在这宁静夜晚中的清醒与不安分,“梅花对岑寂”则是她独自面对着梅花,享受那份幽静的美好。
“访戴独回舟,破蔡谁草檄”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向往。这里的“访戴”可能指的是拜访朋友,“独回舟”则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寂寞,而“破蔡”和“谁草檄”都是古代用来比喻修书问策或赠送诗文以表达情谊的物品,这里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情思。
最后,“静坐敛逸气,中边透虚白”。这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在这宁静的雪夜之中,诗人选择“静坐”,以“敛逸气”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内在的气息变得平和而沉着。“中边透虚白”则形容屋宇之间流动着洁净无暇的空气,这里的“虚白”与前文中的“玉雪”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精神纯净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和精神自在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之美人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