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对床卧,不下五言城
出处:《与成父弟自严砻同入城晚宿黄岩》
宋 · 赵蕃
昔人重离合,感慨思功名。
我今迫贫贱,乃作分袂惊。
徘徊未能别,崎岖复同行。
扪萝到黄岩,倚杖日已倾。
摩挲磴道古,开拓窗户明。
道人惯看客,拨火治短檠。
村醪偶提携,霜柑亦包并。
病来不喜饮,一再泻浊清。
道涂今日劳,林壑他年盟。
苏州对床卧,不下五言城。
自经长少公,增重手足情。
细听松竹响,疑是风雨鸣。
披衣更起坐,月出山四更。
我今迫贫贱,乃作分袂惊。
徘徊未能别,崎岖复同行。
扪萝到黄岩,倚杖日已倾。
摩挲磴道古,开拓窗户明。
道人惯看客,拨火治短檠。
村醪偶提携,霜柑亦包并。
病来不喜饮,一再泻浊清。
道涂今日劳,林壑他年盟。
苏州对床卧,不下五言城。
自经长少公,增重手足情。
细听松竹响,疑是风雨鸣。
披衣更起坐,月出山四更。
注释
昔人:古人。重:看重。
离合:离别与团聚。
感慨:感慨。
迫:身处。
贫贱:贫困。
乃:竟然。
分袂:分离。
徘徊:犹豫。
崎岖:艰难。
同行:一同上路。
黄岩:地名。
倚杖:倚靠拐杖。
倾:倾斜,西斜。
摩挲:抚摸。
磴道:石阶。
开拓:打开。
窗户明:窗户明亮。
道人:僧人。
惯看客:见惯了过客。
短檠:小书桌。
村醪:乡村酒。
霜柑:霜冻的柑橘。
病来:生病后。
浊清:浑浊的心灵。
道涂:旅途。
林壑:山林。
盟:盟约。
苏州:地名。
五言城:五言诗中的美景。
长少公:少年时期的经历。
增重:增加。
手足情:兄弟情谊。
松竹响:松竹的声音。
风雨鸣:风雨声。
披衣:披上衣服。
月出:月亮升起。
四更:深夜四更。
翻译
古人看重离别与团聚,常常为此感慨,追求功名利禄。如今我身处贫困,竟然因分离而感到震惊。
我们在犹豫中难以分别,又一同踏上艰难的旅程。
攀援藤萝至黄岩,倚杖站立,太阳已经西斜。
抚摸古老的石阶,打开明亮的窗户。
僧人见惯了过客,点燃灯火,整理书桌。
偶尔携带乡村酒,连同霜冻的柑橘一起。
生病后我已不喜欢饮酒,只求排解浑浊的心灵。
今日旅途劳累,期待未来在山林间共许盟约。
想象苏州共卧一床,胜过五言诗中的美景。
自从经历少年事,兄弟情谊更加深厚。
静听松竹声,仿佛风雨交加。
披衣起身,此时已是深夜四更,月亮升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蕃与兄弟成父弟一同出行,面对贫贱现实而感叹人生的离合与功名的追求。他们在崎岖的路上同行,最终到达黄岩,夜宿于古寺之中。诗人感慨万分,与道人共度时光,饮酒吃柑,尽管身体不适但仍勉强饮酒。他们相约未来在林壑间共享宁静,回忆起少年时的情谊,听着松竹声,仿佛风雨交加。夜晚,诗人披衣起身,直至月出四更,表达了深深的兄弟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人生哲理,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旅途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