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及今袭讹舛,文公有神应点嗤
宋 · 徐侨
退之作文自天巧,读者未免加人私。
纸尾连衔行雁鹜,同僚翻作刻木期。
句读中分肯趣短,一辈抱睨何多为。
自唐及今袭讹舛,文公有神应点嗤。
纸尾连衔行雁鹜,同僚翻作刻木期。
句读中分肯趣短,一辈抱睨何多为。
自唐及今袭讹舛,文公有神应点嗤。
注释
退之:指韩愈,字退之。自天巧:自然巧妙。
未免:不免。
人私:个人情感。
纸尾:文章结尾。
连衔:模仿。
行雁鹜:大雁和鸭子的行迹。
刻木期:刻板的模式。
句读:句子划分。
肯趣短:过分简化趣味。
一辈:这一代人。
抱睨:看待,此处指有所偏见。
袭讹舛:沿袭错误。
文公:指韩愈。
点嗤:摇头苦笑。
翻译
韩愈的文章自然巧妙,读者难免会带入个人情感。文章结尾模仿大雁和鸭子的行迹,同事们甚至将其当作刻板的模式来期待。
句子划分和理解趣味被过分简化,这一代人对此有何作为呢?
从唐朝至今,错误沿袭不断,如果文公在世,定会对此摇头苦笑。
鉴赏
这首宋诗是徐侨对韩愈(字退之)文章风格的评价。他认为韩愈的文章犹如天工独运,自然巧妙,但读者在欣赏时难免会带入个人喜好。诗人以“纸尾连衔行雁鹜”形容韩愈文章流畅连贯,如同大雁和野鸭在空中飞翔,意指其文思敏捷,行文如流水。然而,他批评当时的同僚们过分模仿,甚至将其作品刻板化,失去了韩愈文章的灵动与趣味。
徐侨指出,韩愈文章的句读节奏中蕴含的独特韵味,却被一些人忽视或误解,他们对此持有轻视态度。他感慨自唐朝以来,韩愈的文章风格被误传和偏离,如果文公(指韩愈)泉下有知,恐怕会对此摇头苦笑。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韩愈文章的高度赞扬和对后人误解的批评,体现了徐侨对文学传统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