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欲商伊学欲颜,寻师梦绕五湖间
出处:《谒夔门桂帅 其二》
宋 · 阳枋
志欲商伊学欲颜,寻师梦绕五湖间。
不违誓至仁三月,亲炙宁辞雪万山。
流海浪浮蜗战角,排云应许豹窥斑。
还丹知换尘凡骨,趁得先生未出关。
不违誓至仁三月,亲炙宁辞雪万山。
流海浪浮蜗战角,排云应许豹窥斑。
还丹知换尘凡骨,趁得先生未出关。
注释
志欲:志向。商伊:商人。
学欲颜:求知如颜回。
寻师:寻找老师。
誓至仁:誓言中的仁爱。
亲炙:亲身受教。
雪万山:风雪覆盖的山峰。
流海浪:江湖生涯。
蜗战角:蜗牛般的漂泊。
排云:突破云层。
豹窥斑:豹子窥视云豹的斑纹。
还丹:修炼仙丹。
尘凡骨:凡俗之躯。
先生:指老师。
未出关:尚未离开修炼之地。
翻译
志向如商人追求利润,求知若颜回渴望智慧,梦想追寻师道在五大湖畔漫游。坚守誓言,践行仁爱三个月,不畏路途遥远,哪怕风雪覆盖万座山峰。
如同江湖中漂泊的蜗牛,期待着能一窥云霄的豹纹,寻求突破。
修炼仙丹,期待能洗尽凡俗之躯,把握时机,在先生未出关前完成蜕变。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阳枋所作,名为《谒夔门桂帅(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以及对于寻找良师益友的迫切心情。
“志欲商伊学欲颜”,诗人通过这两句表明了自己的抱负,想要像古代圣贤那样追求高尚的道德修养,并且希望能够学习到像颜回那样的品行和智慧。"寻师梦绕五湖间"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理想导师的渴望,哪怕是梦中也想要寻找到。
“不违誓至仁三月”,这里的“不违誓”可能指的是坚守承诺,而“至仁三月”则是在强调时间的紧迫感,或许暗示着诗人对学习和成长有着急切的心情。"亲炙宁辞雪万山",则描绘了一幅严寒中不畏艰难、坚持学问的情景。
“流海浪浮蜗战角”,这句用了水涌浪激的比喻来形容诗人面对知识海洋时的勇敢和决心。"排云应许豹窥斑",则是通过豹子探视斑斓(美丽花纹)的动作,比喻诗人在云雾缭绕中追寻真知。
“还丹知换尘凡骨”,这里的“还丹”可能暗指道家修炼之术,意指诗人希望通过学习和修养将凡俗的身体转变为仙骨。"趁得先生未出关"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老师离开之前赶上学问,或者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达到某种境界。
整首诗充满了对知识渴望、对理想师长追寻和个人成长迫切感的表达,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