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生夜凉,目极自潇洒
出处:《过东林精舍》
清 · 邹溶
愁卧夕阳尽,长风吹四野。
嗟予抱沉疴,迟此岁方夏。
杖策来东林,钟远识兰若。
石壁生夜凉,目极自潇洒。
采芝寻仙人,把酒慕隐者。
开襟屡回顾,长啸松林下。
纷吾意念多,淡尔悟虚假。
遥望白云中,日暮空潭泻。
嗟予抱沉疴,迟此岁方夏。
杖策来东林,钟远识兰若。
石壁生夜凉,目极自潇洒。
采芝寻仙人,把酒慕隐者。
开襟屡回顾,长啸松林下。
纷吾意念多,淡尔悟虚假。
遥望白云中,日暮空潭泻。
鉴赏
这首诗《过东林精舍》由清代诗人邹溶所作,通过描绘一次探访东林精舍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愁卧夕阳尽”,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夕阳西下时的愁苦心情,暗示了他内心的沉重与孤独。接着,“长风吹四野”一句,以自然界的风声渲染出一种辽阔而寂寥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嗟予抱沉疴,迟此岁方夏”表达了诗人因疾病缠身而感到时间的缓慢,似乎夏天的到来都显得迟缓,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无奈。
“杖策来东林,钟远识兰若”写出了诗人拄着拐杖前往东林精舍的情景,远处的钟声让他辨识出这座寺庙的位置,透露出他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石壁生夜凉,目极自潇洒”描绘了夜晚石壁上的清凉景象,诗人凝视远方,内心感到一种超脱与自由,暗示了他在精神层面的寻求与释放。
“采芝寻仙人,把酒慕隐者”表达了诗人对仙人与隐士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远离尘世的喧嚣。
“开襟屡回顾,长啸松林下”描述了诗人敞开胸怀,在松林间长啸的情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释放。
“纷吾意念多,淡尔悟虚假”表明诗人内心思绪繁杂,但通过这次经历,他逐渐领悟到世事的虚幻与短暂,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最后,“遥望白云中,日暮空潭泻”以日落时分,白云飘渺,空潭水泻的景象收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与精神追求的最终归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自然美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抒情与哲思相结合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