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亲同里门,远亲异乡邑
出处:《上外舅秦翁生辰》
明 · 于慎行
近亲同里门,远亲异乡邑。
何况舅甥欢,津梁千里隔。
宿昔忝乘龙,门阑在咫尺。
阿翁豪且贤,雅称闾右室。
迟暮无它男,所托惟女息。
廿年随宦游,庭阶亦寥寂。
中岁鞠两雏,恩勤瘁心力。
女儿在襁褓,男儿操纸笔。
翁媪岁时来,抚摩均自出。
伊予久怀归,蹉跎年岁逼。
恻怆骨肉情,含辛念非一。
两雏忽相牵,长跪绕我膝。
届兹中元秋,阿翁弧矢日。
宾从列中堂,杯觞行络绎。
儿母在天隅,间阔增烦悒。
请耶篹片词,寄我离孙臆。
我闻两雏言,吟叹心戚戚。
孩抱亦何知,母慈良可识。
翁今七十三,媪亦过七十。
丹颜未全改,缜发但稍白。
矫矫矍铄姿,少壮或不及。
海桑千仞枝,池桃千岁实。
郁郁岱山松,累累丈人石。
持此寿翁媪,永列丹台籍。
时和复年丰,娱乐加餐食。
早晚归山樊,聚首多夷怿。
挥翰为长歌,歌阕情未极。
何况舅甥欢,津梁千里隔。
宿昔忝乘龙,门阑在咫尺。
阿翁豪且贤,雅称闾右室。
迟暮无它男,所托惟女息。
廿年随宦游,庭阶亦寥寂。
中岁鞠两雏,恩勤瘁心力。
女儿在襁褓,男儿操纸笔。
翁媪岁时来,抚摩均自出。
伊予久怀归,蹉跎年岁逼。
恻怆骨肉情,含辛念非一。
两雏忽相牵,长跪绕我膝。
届兹中元秋,阿翁弧矢日。
宾从列中堂,杯觞行络绎。
儿母在天隅,间阔增烦悒。
请耶篹片词,寄我离孙臆。
我闻两雏言,吟叹心戚戚。
孩抱亦何知,母慈良可识。
翁今七十三,媪亦过七十。
丹颜未全改,缜发但稍白。
矫矫矍铄姿,少壮或不及。
海桑千仞枝,池桃千岁实。
郁郁岱山松,累累丈人石。
持此寿翁媪,永列丹台籍。
时和复年丰,娱乐加餐食。
早晚归山樊,聚首多夷怿。
挥翰为长歌,歌阕情未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岳父秦翁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家庭亲情的珍视。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与相互扶持。开篇即以“近亲同里门,远亲异乡邑”点明了血缘与地缘的关系,强调了亲情的纽带。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与岳父秦翁的过往,表达了对秦翁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诗中提到秦翁的“豪且贤”,以及他作为家族长辈的影响力,通过“雅称闾右室”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秦翁在家族中的地位与威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秦翁晚年生活的关怀,特别是对两个孩子的教育与成长的关注,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责任与爱。
在描述秦翁的年龄与身体状况时,诗人使用了“七十三”、“过七十”等数字,以及“丹颜未全改,缜发但稍白”的描写,既表现了岁月的流逝,也突出了秦翁的健康与活力。通过“矫矫矍铄姿”这一形象的描绘,诗人赞美了秦翁虽年高但仍精神矍铄的状态。
最后,诗人祝愿秦翁与岳母长寿,并希望在和平丰年的背景下,家庭能够共享欢乐与美食,表达了对未来团聚的期待。全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长辈的敬爱与对家庭和谐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温情与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