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种桃千株,草架屋数楹
俯首鉴灵泉,派分天池清。
是中十亩园,烂若红霞蒸。
夫差昔不国,舞榭歌台倾。
风惊柳腰折,雨集蛙部鸣。
霭霭墟里烟,纷纷鸡犬声。
寂寥千载后,公来畅幽情。
手种桃千株,草架屋数楹。
厥壤宜芬芳,昭俭易落成。
子孙相追随,日夕生遐征。
公今云台仙,轻强垂百龄。
支筇歌紫芝,倚松诵黄庭。
绿阴长蟠实,白莲闯池生。
客从何方来,略不通姓名。
自云多昔人,食之能飞升。
更老上所尊,只恐蒲轮徵。
公乎笑而已,客言曾不听。
归来向人说,洞口云纵横。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桃源景象。首句“举头见青山,高与天齐平”以山峰直插云霄,象征着自然界的壮丽与宏伟。接着“俯首鉴灵泉,派分天池清”则通过清澈的泉水,展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和谐。
“是中十亩园,烂若红霞蒸”一句,以“红霞蒸”比喻园中繁花似锦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勃勃。然而,接下来的“夫差昔不国,舞榭歌台倾”两句,却以历史上的吴王夫差为背景,暗示了繁华终将消逝的主题,增添了诗歌的深沉意味。
“风惊柳腰折,雨集蛙部鸣”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风中的柳枝摇曳,雨中的青蛙鸣叫,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而“霭霭墟里烟,纷纷鸡犬声”则通过炊烟袅袅和鸡鸣犬吠,营造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寂寥千载后,公来畅幽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当前环境的欣赏。接下来的“手种桃千株,草架屋数楹”描述了主人亲手种植桃树,搭建草屋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厥壤宜芬芳,昭俭易落成”赞美了这片土地的肥沃与主人的节俭,使得家园得以建立。最后,“子孙相追随,日夕生遐征”预示了家族的繁荣与延续。
“公今云台仙,轻强垂百龄”赞扬了主人的长寿与超凡脱俗,仿佛已经达到了神仙般的境界。“支筇歌紫芝,倚松诵黄庭”描绘了主人在山林间漫步,吟唱道经,享受自然的乐趣。
“绿阴长蟠实,白莲闯池生”则以绿树成荫、白莲盛开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丰饶与纯洁。最后,“客从何方来,略不通姓名”引出了一个神秘的访客,他声称能通过食用某些食物实现飞升,进一步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
“更老上所尊,只恐蒲轮徵”表达了对这位访客年岁已高的尊敬,同时也担心他会被朝廷征召,不得不离开这片宁静之地。“公乎笑而已,客言曾不听”则展现了主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选择无视外界的诱惑,继续享受自己的生活。
“归来向人说,洞口云纵横”以访客归来的场景结束,他向人们讲述着洞口云雾缭绕的奇观,暗示着这片桃源不仅是一个现实中的乐园,更是一个充满神秘与幻想的世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之美、历史之思、人生之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