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何处觅仙家,小刹闲吟兴亦赊
出处:《题常思岭兰若二首》
明 · 黄仲昭
蓬莱何处觅仙家,小刹闲吟兴亦赊。
门外有山都是竹,庭前无地不栽花。
半生牢落多行路,几度经过此啜茶。
日暮又投山驿去,回看楼阁倚云斜。
门外有山都是竹,庭前无地不栽花。
半生牢落多行路,几度经过此啜茶。
日暮又投山驿去,回看楼阁倚云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游历至常思岭的兰若(寺庙)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蓬莱何处觅仙家”以蓬莱仙岛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探寻。接着,“小刹闲吟兴亦赊”点出诗人在此地的悠闲自在,以及内心的愉悦之情。
“门外有山都是竹,庭前无地不栽花”两句,生动描绘了寺庙周边环境的清幽与生机勃勃,竹林环绕,鲜花遍地,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半生牢落多行路,几度经过此啜茶”则透露出诗人的人生经历与情感状态。他或许曾经历过生活的艰辛与挫折,但在这里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慰藉,通过品茶来放松心情,寻求心灵的解脱。
最后,“日暮又投山驿去,回看楼阁倚云斜”描绘了诗人离开时的情景,夕阳西下,山驿(山中的驿站)成为归宿,而回望寺庙,楼阁仿佛斜倚在云间,既有一种离别的情绪,也蕴含着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繁华世界中寻找心灵栖息地的渴望。它不仅是一次旅行的记录,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