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今朝去,风涛思渺然
出处:《春日送沈赞府归浔阳觐叔父》
唐 · 杨巨源
浔阳阮咸宅,九派竹林前。
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
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
才子今朝去,风涛思渺然。
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
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
才子今朝去,风涛思渺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浔阳:地名,指浔阳江畔。阮咸宅:古代名士阮咸的居所。
九派:长江的九条支流。
竹林:象征高雅和隐逸。
花屿:开满花朵的小岛。
浪:比喻花屿的高低起伏。
云峰:云雾缭绕的山峰。
天:形容山峰之高。
江声:长江的流水声。
南巷:南方的小巷。
海气:海洋的气息。
东田:东方的田野。
才子:有才华的人。
去:离开。
风涛:江上的风浪。
渺然:深远、悠长。
翻译
浔阳的阮咸宅坐落在长江的九条支流旁的竹林之前。繁花盛开的小岛高耸如波浪,远处的山峰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空相连。
长江的声音回荡在南边的小巷,海的气息弥漫向东的田野。
今日的才子即将离去,只留下风涛声中那份深远的思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亲人离别时的情感。开篇两句“浔阳阮咸宅,九派竹林前”设置了一个美丽的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之中,而这竹林似乎是分成九个流派一般,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深刻印象。
“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两句则将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花屿(岛屿)比作波涛,显示出诗人眼中的江水充满活力,而云峰则被形容为遥不可及,如同天界一般,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远方世界的向往和憧憬。
接下来的“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两句,则从听觉和嗅觉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家乡风光的描绘。江水的声音似乎穿越了小巷,而海洋的气息则悄然溢入田野,这些都是诗人对于故土情感的真实流露。
“才子今朝去,风涛思渺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才子即将离开,面对着波涛汹涌的江水和连绵不绝的山峰,诗人的心中充满了留恋与不舍,这种情感在“思渺然”这三个字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它既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离合之苦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