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有古今,山川无新故
出处:《游定水》
元末明初 · 戴良
常公开化地,源师讲经处。
人物有古今,山川无新故。
橐驼既西峙,鸣鹳亦东翥。
清泉冽广沼,苍松夹永路。
入寺结青莲,参方薰玉树。
三足想后因,四禅感前悟。
此生真幻化,学道奈迟暮。
感叹顾昔心,怅然起遐慕。
人物有古今,山川无新故。
橐驼既西峙,鸣鹳亦东翥。
清泉冽广沼,苍松夹永路。
入寺结青莲,参方薰玉树。
三足想后因,四禅感前悟。
此生真幻化,学道奈迟暮。
感叹顾昔心,怅然起遐慕。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游定水》诗,描绘了作者在定水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佛法的深刻感悟。
首联“常公开化地,源师讲经处。”点明了定水寺的历史渊源,这里曾是高僧讲经说法之地,暗示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氛围。
颔联“人物有古今,山川无新故。”通过对比古今人物与永恒的山川,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恒久不变,流露出一种对历史变迁与自然永恒的感慨。
颈联“橐驼既西峙,鸣鹳亦东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定水寺周围环境的壮丽景象,橐驼(骆驼)西立,鸣鹳(鹤)东飞,动静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尾联“清泉冽广沼,苍松夹永路。”进一步描绘了定水寺周边的自然景观,清澈的泉水、广阔的池沼、苍翠的松林,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
中间部分“入寺结青莲,参方薰玉树。”写出了作者进入寺庙后的感受,仿佛置身于莲花与玉树之中,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修行的升华。
“三足想后因,四禅感前悟。”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深入理解的追求,通过思考与实践,从三足鸟的传说中寻找因果关系,从四禅的境界中领悟佛法的真谛。
最后,“此生真幻化,学道奈迟暮。”流露出对人生短暂与修行道路漫长的认识,感叹于生命的虚幻与修行的不易,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的坚定信仰与不懈追求。
“感叹顾昔心,怅然起遐慕。”则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对佛法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哲理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