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礼乐政行凋弊俗,歌谣声彻帝王都全文

礼乐政行凋弊俗,歌谣声彻帝王都

出处:《襄州献卢尚书
唐 · 姚鹄
立事成功尽远图,一方独与万方殊。
藩臣皆竞师兵略,相国今多揖庙谟。
礼乐政行凋弊俗,歌谣声彻帝王都
即随凤诏归何处,祗是操持造化炉。

拼音版原文

shìchénggōngjìnyuǎnfāngwànfāngshū
fānchénjiējìngshībīnglüè

xiāngguójīnduōmiào
zhèngxíngdiāoyáoshēngchèwángdōu

suífèngzhàoguīchùzhīshìcāochízàohuà

注释

立事:规划事业。
远图:长远计划。
一方:某个人或势力。
万方:各方、众多。
藩臣:地方诸侯。
师兵略:学习军事策略。
揖庙谟:遵循朝廷决策。
礼乐政行:推行礼仪音乐。
凋弊俗:颓废风俗。
歌谣声彻:歌声响彻。
帝王都:皇都。
凤诏:皇帝的命令。
造化炉:比喻掌控世界的力量。

翻译

他规划长远,追求卓越,与众不同。
各地诸侯争相学习他的军事策略和治国方略,宰相如今多遵循朝廷的决策。
推行礼仪音乐,改革颓废风俗,歌声传遍皇都。
随着凤凰诏书召唤,他将去往何方?只因他掌握着塑造世界的力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襄州为官时的壮丽场景和其个人的超凡抱负。开篇“立事成功尽远图,一方独与万方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治理之邦的自信和远大的规划,显示出一种不甘平庸、欲成一番伟业的情怀。

接着,“藩臣皆竞师兵略,相国今多揖庙谟”展示了一个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时代背景,其中“藩臣”指边疆守将,他们都在学习和讨论战争策略,而“相国”则是对掌管国家大事者的尊称,“揖庙谟”意味着他们多次召集朝堂会议,讨论国家大计。这里展现了诗人作为朝臣的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第三句“礼乐政行凋弊俗,歌谣声彻帝王都”则反映出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颓势,“礼乐政行”指的是古代理想中的政治与文化制度,但这些制度在现实中已经出现了衰败,“凋弊俗”意味着世道的衰微。而“歌谣声彻帝王都”则显示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尽管时代变迁,但是历史的辉煌依旧在人们心中回响。

最后两句“即随凤诏归何处,祗是操持造化炉”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这里的“凤诏”通常指皇帝的诏书,“即随凤诏”意味着诗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离开襄州返回朝廷。而“祗是操持造化炉”中的“祗是”是一种转折词,用以表达一种无奈或顺从之情态,后面的“造化炉”则是古代道教炼丹求长生之器,比喻诗人在仕途上的修行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襄州官场生活的描绘,以及个人对历史文化的眷恋和个人的命运思考,展现了一个唐代士大夫的理想与现实、抱负与无奈。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