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言瞻敬者,回顾逍遥人
出处:《绣观音赞》
宋 · 李纲
观音妙智力,无刹不现身。
出自针缕间,神通亦如是。
光华五采备,成此六铢衣。
云髻冰雪衣,宝冠璎珞饰。
庄严行道相,步步妙莲花。
慈眼视众生,睟然见于色。
愿言瞻敬者,回顾逍遥人。
系缚本来无,何往非自在。
出自针缕间,神通亦如是。
光华五采备,成此六铢衣。
云髻冰雪衣,宝冠璎珞饰。
庄严行道相,步步妙莲花。
慈眼视众生,睟然见于色。
愿言瞻敬者,回顾逍遥人。
系缚本来无,何往非自在。
鉴赏
这首《绣观音赞》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观音菩萨的神韵与慈悲。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观音的妙智力、神通广大、庄严形象以及慈悲心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观音妙智力,无刹不现身”,开篇即点明观音菩萨的不可思议之力,无论何处皆能显现,体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境界。接下来“出自针缕间,神通亦如是”一句,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针线工作为喻,说明观音的神通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实践性。
“光华五采备,成此六铢衣”描绘了观音菩萨身着的六铢衣,色彩斑斓,光彩夺目,象征着菩萨的智慧与慈悲光芒四射。接着“云髻冰雪衣,宝冠璎珞饰”通过比喻,进一步刻画出观音菩萨的美丽与庄严,如同冰清玉洁的云髻,宝冠璎珞装饰,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庄严行道相,步步妙莲花”则以莲花作为象征,寓意观音菩萨每一步都踏着智慧与慈悲之花,行走在解脱之道上,彰显其修行的高深与纯净。最后,“慈眼视众生,睟然见于色”描绘了观音菩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芸芸众生,其慈悲之心表现在每一处表情之中,体现了菩萨的大爱无边。
“愿言瞻敬者,回顾逍遥人”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之情,希望所有向往解脱、追求心灵自由的人,都能回望观音菩萨的教诲,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指引。最后一句“系缚本来无,何往非自在”则揭示了佛法的核心思想——解脱束缚,达到真正的自由自在,无论身处何方,内心都能保持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绣观音赞》不仅赞美了观音菩萨的神韵与慈悲,也传递了佛教的核心理念,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