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半夜乌鸡何处去,天明吞却玉麒麟全文

半夜乌鸡何处去,天明吞却玉麒麟

宋 · 释明辩
垂钩不似迷津客,张网诚非待兔人。
半夜乌鸡何处去,天明吞却玉麒麟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古三十二首(其二)》,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明辩。诗中以垂钓和张网两个常见的渔猎意象,进行寓意性的表达。

"垂钩不似迷津客",诗人将垂钓者比喻为迷失方向的人,暗示他并非单纯为了娱乐或觅食,而是象征性地寻找某种答案或领悟。

"张网诚非待兔人",进一步强调张网之人并非寻常等待猎物之人,而是有所期待,可能是在等待某种机遇或机缘。

"半夜乌鸡何处去",乌鸡通常象征黑夜或不祥之物,这里可能暗指某种困扰或危机在深夜悄然而至。

"天明吞却玉麒麟",最后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个戏剧性的场景,玉麒麟象征珍贵或强大的力量,可能是指困境中的希望或挑战被解决,寓意着黎明的到来和困境的消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渔猎的隐喻,表达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暗示了困境中的希望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