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之操恨时危,语乐徒劳鲁太师
出处:《和二十二弟龟山寺三绝 其二》
宋 · 晁说之
龟山之操恨时危,语乐徒劳鲁太师。
今日龟山无可恨,祥符年上御题诗。
今日龟山无可恨,祥符年上御题诗。
注释
龟山之操:龟山先生的操守。恨:忧虑,愤恨。
时危:时局危急。
语乐:谈论音乐。
徒劳:白费力气。
鲁太师:鲁国的太师(指孔子)。
今日:现在。
无可恨:无需再忧虑。
祥符年:宋真宗祥符年间。
御题诗:皇帝亲笔题写的诗。
翻译
龟山先生忧虑时局危急,谈论音乐也只是白费力气给鲁国的太师听。如今的龟山已无须再忧虑,因为在祥符年间皇帝亲自题写了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和二十二弟龟山寺三绝(其二)》。诗中,诗人以龟山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和对自己才华无法施展的感慨。首句“龟山之操恨时危”直抒胸臆,流露出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次句“语乐徒劳鲁太师”借用鲁国太师的故事,暗示自己虽然有才学,但在乱世中却难以施展,徒然感叹。
然而,诗人在第三句“今日龟山无可恨”中转折,表示尽管时势艰难,但至少在当下龟山本身并无可遗憾之处,可能暗指自己找到了内心的平静或找到了新的寄托。最后一句“祥符年上御题诗”,提到祥符年间皇帝的御笔题诗,可能是对过去的荣耀记忆,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期望,以文学成就聊以自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忧虑,又有自我安慰的豁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对时代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