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春来阴雨绵,烹茶常怕湿柴煎
出处:《柳烟二首》
清 · 徐庭翼
只为春来阴雨绵,烹茶常怕湿柴煎。
晴窗忽见溪边柳,犹讶邻炊起暮烟。
晴窗忽见溪边柳,犹讶邻炊起暮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天阴雨连绵天气的敏感与无奈,以及在晴朗之日意外发现溪边柳树的惊喜。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首句“只为春来阴雨绵”,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季节特征和天气状况,春雨连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接着,“烹茶常怕湿柴煎”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在这种天气下,煮茶时担心湿柴难以点燃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细致关注和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反应。
转至后两句,“晴窗忽见溪边柳,犹讶邻炊起暮烟。”诗人突然在晴朗的窗户前,看到了溪边的柳树,这不经意的一瞥,引发了他内心的惊喜与感慨。同时,“犹讶邻炊起暮烟”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这种意外发现的美妙,仿佛邻家的炊烟在傍晚升起,为这静谧的景象增添了一抹生活气息,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细微自然现象的捕捉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追求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