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山已渐隐,村巷亚竹扉
出处:《初秋梦故山觉而有作四首 其一》
宋 · 陆游
陂水白茫茫,草烟湿霏霏。
牧童一声笛,落日无馀晖。
遥山已渐隐,村巷亚竹扉。
老翁延我入,苦谢柿栗微。
幸逢岁有秋,一醉君勿违。
念此动中怀,命驾吾将归。
牧童一声笛,落日无馀晖。
遥山已渐隐,村巷亚竹扉。
老翁延我入,苦谢柿栗微。
幸逢岁有秋,一醉君勿违。
念此动中怀,命驾吾将归。
注释
陂水:池塘水面。白茫茫:泛着白光。
草烟:草丛中的雾气。
湿霏霏:湿润迷蒙。
牧童:放牛的孩子。
落日无馀晖:夕阳余晖消失。
遥山:远处的山。
亚竹扉:掩映在竹门后。
苦谢:歉意地谢绝。
柿栗微:少许柿子和栗子。
岁有秋:丰收之年。
一醉:痛饮一场。
动中怀:触动内心。
命驾:驾车。
吾将归:我要回家。
翻译
池塘水面泛着白光,草丛中的雾气湿润而迷蒙。牧童吹响悠扬的笛声,夕阳余晖已经消散殆尽。
远处的山峦逐渐消失在视线中,乡村小巷掩映在竹门之后。
老翁热情地邀请我进门,歉意地说只有少许柿子和栗子招待。
幸好今年有个丰收秋,让我们痛饮一番,切莫推辞。
想到这些内心触动,我决定驾车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诗人梦回故乡的情景。"陂水白茫茫",展现出一片开阔的池塘水面,水色清亮,映衬着天空的色彩。"草烟湿霏霏",形象地描绘出秋草上的露水在阳光下蒸腾的景象,显得湿润而朦胧。
牧童的一声笛声,打破了宁静,"落日无馀晖",暗示着夕阳西下,天色渐暗,增添了淡淡的离别与怀念之情。远处的山峦逐渐消失在视线之外,"遥山已渐隐",而近处的村巷竹扉低垂,更显出乡村的静谧和闲适。
老翁的热情款待,"苦谢柿栗微",虽然食物简单,却表达了乡亲们的淳朴与深情。诗人借此机会,"幸逢岁有秋,一醉君勿违",希望与老友共饮,享受这丰收的季节,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生活的深深眷恋。
最后,诗人内心触动,决定"命驾吾将归",表达了他对故土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秋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浓厚的乡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