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缭愁亦笑溪为带,障远端疑树合围全文

缭愁亦笑溪为带,障远端疑树合围

出处:《宿高桥怀仲明
宋 · 李流谦
阑干投晚俯烟霏,全不支梧酒力微。
沙鸟犯寒犹独立,林乌趁暝已先归。
缭愁亦笑溪为带,障远端疑树合围
岁晏客天无好梦,最怜清露渍人衣。

拼音版原文

lángāntóuwǎnyānfēiquánzhījiǔwēi

shāniǎofànhányóulínchènmíngxiānguī

liáochóuxiàowèidàizhàngyuǎnduānshùwéi

suìyàntiānhǎomèngzuìliánqīngrén

注释

阑干:栏杆。
晚:傍晚。
烟霏:烟雾弥漫。
支梧:支撑。
沙鸟:沙滩上的鸟。
犯寒:冒着寒冷。
独立:独自站立。
林乌:林中的鸟。
缭愁:愁绪环绕。
溪为带:溪流像腰带。
障远:遮挡远方。
树合围:树木围拢。
岁晏:年末。
客天:客居他乡。
好梦:好梦。
清露:清露。
渍人衣:打湿衣裳。

翻译

傍晚时分倚栏杆远眺烟雾弥漫的景色,微弱的酒力难以支撑
沙滩上的鸟儿冒着寒冷依然独自站立,林中的鸟儿却在天色渐暗时先行归巢
愁绪环绕,仿佛溪流成了我的腰带,远方的树木似乎要围拢过来
年末客居他乡,连好梦都难寻,最让人怜惜的是那清露打湿了衣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宿高桥怀仲明》,通过描绘一幅秋夜独坐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阑干投晚俯烟霏",设定了一种淡淡的暮色和轻柔的烟雾气氛,给读者传递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诗人以此开篇,便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沉思怀旧的氛围。

"全不支梧酒力微"一句,则透露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他虽然想借酒浇愁,但连这点小小的慰藉也难以获得,反映出内心深处的寂寞和悲凉。

接下来的两句"沙鸟犯寒犹独立,林乌趁暝已先归",描绘了诗人周围的景象。沙地上的鸟儿尚在孤独地抵御着秋风,而树林中的乌鸦却已经急匆匆地飞回巢穴。这两种不同的动物行为,不仅是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对归属的渴望。

"缭愁亦笑溪为带,障远端疑树合围"一句中,"溪"被比喻成"带",表现了诗人情感上的纠结与自我安慰。同时,"障远端疑树合围"则是对自然景物的再次描绘,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封闭和保护自己的心理状态。

最后两句"岁晏客天无好梦,最怜清露渍人衣"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中无法获得美好的睡眠,只能感受到清晨的露水打湿了衣衫。这里的"最怜"一词,不仅是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深切同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精美描写,表达了一种淡远而含蓄的情感。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同时也折射出了古代文人在孤独和寂寞中的自我慰藉与情感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