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是修行处,师当住几年
出处:《送虚上人游天台》
唐 · 朱庆馀
青冥通去路,谁见独随缘。
此地春前别,何山夜后禅。
石桥隐深树,朱阙见晴天。
好是修行处,师当住几年。
此地春前别,何山夜后禅。
石桥隐深树,朱阙见晴天。
好是修行处,师当住几年。
拼音版原文
翻译
通往青冥的路在哪里,只有孤独的人遵循命运前行。在这春天来临之前我们告别,夜晚之后又将在哪座山上参禅。
石桥隐藏在深深的树丛中,红色的宫阙映照着晴朗的天空。
这里真是修行的好地方,师傅应该会在这里居住多久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意境。开篇“青冥通去路,谁见独随缘”两句,通过对远方山川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精神状态的追求和赞美。"此地春前别,何山夜后禅"则是说在春天来临之前与友人告别,而友人似乎要去某个山中进行静修。
“石桥隐深树,朱阂见晴天”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其中“石桥”和“朱阂”都为诗歌增添了一份古朴与庄严,而“深树”和“晴天”的对举,更显现出了这片自然景观的清新脱俗。
最后,“好是修行处,师当住几年”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环境作为修行之地的推崇,并建议友人在此长期停留,以求内心的净化和提升。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出他对于精神寄托与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