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行住自如如,当亦无住所全文

行住自如如,当亦无住所

出处:《赠别讲僧若水
宋 · 毛滂
道人永嘉老,口作智者语。
坐挥铁如意,宝藏发深贮。
行住自如如,当亦无住所
踏雪来东山,了不惮修阻。
孤云亦何心,东风复吹去。
索诗赞行色,我敢靳不与。
道人已得道,逢魔犹龃龉。
古气生面目,清流见幽屿。
泠泠微妙音,松风杂寒雨。
九旬谈妙用,况乃超佛祖。
东归花木繁,啾唧鸟雀聚。
道人具眼目,要当反聋瞽。
万事付一笑,钵饭饱亭午。
聊以答道人,瓶巾过水浒。

拼音版原文

dàorényǒngjiālǎokǒuzuòzhìzhě

cónghuītiěbǎocángshēnzhù

xíngzhùdāngzhùsuǒ

xuěláidōngshānledànxiū

yúnxīndōngfēngchuī

suǒshīzànxínggǎnjìn

dàoréndàoféngyóu

shēngmiànqīngliújiànyōu屿

lěnglěngwēimiàoyīnsōngfēnghán

jiǔxúntánmiàoyòngkuàngnǎichāo

dōngguīhuāfánjiūniǎoquè

dàorényǎnyàodāngfǎnlóng

wànshìxiàoběnfànbǎotíng

liáojīngdàorénpíngjīnguòshu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名为《赠别讲僧若水》。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禅意。

"道人永嘉老,口作智者语。坐挥铁如意,宝藏发深贮。" 这几句描绘了一位修行多年的高僧,他的言谈举止都透露出智慧和超然的境界。"铁如意"通常象征着坚定不移的心志,而"宝藏"则暗示着禅者内心深处的精神财富。

"行住自如如,当亦无住所。踏雪来东山,了不惮修阻。" 这几句表达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高僧足迹的描绘,展示了他对自然和禅理的深刻领悟。

"孤云亦何心,东风复吹去。索诗赞行色,我敢靳不与。" 这里写到了高僧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诗人自己也想追随这位高僧,共同享受那份超脱尘嚣的自由。

"道人已得道,逢魔犹龃龉。古气生面目,清流见幽屿。泠泠微妙音,松风杂寒雨。" 这几句则描绘了高僧已经悟到了禅道,对于外界的诱惑仍然能够保持警觉。而"古气生面目"等字眼,则形象地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

"九旬谈妙用,况乃超佛祖。东归花木繁,啾唧鸟雀聚。道人具眼目,要当反聋瞽。" 这部分诗句中,“九旬”可能指的是高僧对禅理的深入探讨和理解,而“超佛祖”则是对高僧修为的最高赞誉。后面几句则写到了春天景色的恢宏与生机,以及高僧对于世间万象的洞察力。

"万事付一笑,钵饭饱亭午。聊以答道人,瓶巾过水浒。" 最后,这些诗句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万物皆空的禅机,以及诗人对高僧境界的一种回应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一个超脱红尘、追求心灵自由与解脱的世界。这不仅是对一位高僧修行态度的描绘,也是对禅宗哲学的一种艺术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