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或可转松可摧,妾心万死不可回
出处:《蝉嘒嘒》
元末明初 · 李延兴
蝉嘒嘒,老树秋风暑初退。
闺门忽起思妇悲,欹枕听之堕双泪。
去年夫征淮水头,天明上马操戈矛。
今年夫戍玉关塞,日夜艰危谁足赖。
不如烂烂云锦机,织成回文制君衣。
不如湛湛长江水,流恨随君千万里。
白首会面知无难,愿君竭力军旅间。
太平无事荷帝力,迟君归来慰家室。
凿凿之石如妾心,空山绝涧秋嵚崟。
青山之松如妾操,大雪严风不凋耗。
石或可转松可摧,妾心万死不可回。
闺门忽起思妇悲,欹枕听之堕双泪。
去年夫征淮水头,天明上马操戈矛。
今年夫戍玉关塞,日夜艰危谁足赖。
不如烂烂云锦机,织成回文制君衣。
不如湛湛长江水,流恨随君千万里。
白首会面知无难,愿君竭力军旅间。
太平无事荷帝力,迟君归来慰家室。
凿凿之石如妾心,空山绝涧秋嵚崟。
青山之松如妾操,大雪严风不凋耗。
石或可转松可摧,妾心万死不可回。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李延兴的《蝉嘒嘒》描绘了一幅秋日思妇的画面。诗的开头以蝉鸣声起,暗示了季节更替,暑气消退,老树在秋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闺门中的思妇听到蝉鸣而触发内心的情感,她想起去年丈夫出征淮水,今年又戍守玉关,生活艰辛,无人依靠,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对丈夫的思念。
诗人运用比喻,将云锦机比作对丈夫的牵挂,希望他能在军旅中保重身体,早日归来;又以长江水比喻绵长的思念,希望这份情感能伴随丈夫直到天涯海角。最后,诗人许下心愿,期盼夫妻白首相见无阻,丈夫能在太平盛世为国效力,待战事平息后回家团聚,表达出对家庭和睦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古代妇女对远方征人的深深挂念和坚韧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