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贼岂闻头到白,驱民已遍血流红
出处:《军事将蒇余归有日矣诗以志喜》
清 · 赵翼
无端伏莽报兴戎,一片虫沙小劫中。
作贼岂闻头到白,驱民已遍血流红。
时平吏醉笙歌月,事起兵寒草木风。
至此始知龚渤海,卖刀买犊是奇功。
作贼岂闻头到白,驱民已遍血流红。
时平吏醉笙歌月,事起兵寒草木风。
至此始知龚渤海,卖刀买犊是奇功。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首联“无端伏莽报兴戎,一片虫沙小劫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无论是伏莽的反抗还是兴戎的征伐,都使得这片土地充满了死亡的气息。接着,“作贼岂闻头到白,驱民已遍血流红”两句,揭示了战争对人的生命的无情剥夺,不论是作贼之人还是被驱使的百姓,都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鲜血染红了大地。
“时平吏醉笙歌月,事起兵寒草木风”则对比了战时与和平时期的景象,战时官吏沉醉于歌舞升平,而战争一旦爆发,连草木都感受到了寒冷的风。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至此始知龚渤海,卖刀买犊是奇功”一句,借用了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龚渤海卖刀买牛、倡导和平的赞赏,认为这是真正的功绩。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战争与和平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