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埋大壑,阴崖滴夜泉
出处:《怀琅琊深标二释子》
唐 · 韦应物
白云埋大壑,阴崖滴夜泉。
应居西石室,月照山苍然。
应居西石室,月照山苍然。
注释
白云:指天空中漂浮的白色云朵。埋:遮掩,覆盖。
大壑:深深的山谷或沟壑。
阴崖:背阴的山崖,指不见阳光的悬崖。
滴夜泉:夜晚滴落的泉水。
应居:可能居住,推测有人住在这里。
西石室:位于西边的石头建造的小屋或洞穴。
月照:月亮的照射。
山苍然:山色显得苍茫,形容山的深远和寂静。
翻译
洁白的云彩掩盖了深邃的山谷,夜晚,陡峭的崖壁上滴落着泉水。或许有人居住在那西边的石室中,月光洒在山上,一片苍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面。开篇“白云埋大壑”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云气比作能掩埋深谷的大势力,以此表现自然景观的雄伟与深远。而“阴崖滴夜泉”则转而描写山崖间低沉的水声,即使在夜晚,也有清泉不断地从阴暗的山岩中滴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应居西石室”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居住于西边的石室之中的心愿。这里“石室”往往象征着隐逸与清净,而“西石室”的具体位置,则加深了这种隐秘感。此处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向往,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宁静生活状态的追求。
最后,“月照山苍然”一句,以月光为笔,将山色描绘得如同苍苔般浓绿,既美化了夜景,又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之感。这里“苍然”的用词,不仅形容颜色,更传达出一种生命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语言简洁而不失丰富的意象,情感真挚而又蕴含哲理,是一首集幽雅、宁静与超脱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