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心悦豫流新唱,星汉垂文示八方
出处:《奉和御制重阳五七言诗 其二》
宋 · 杨亿
民在华胥正乐康,高秋宾雁指衡阳。
蒹葭渐见凝清露,鶗鴂先惊歇众芳。
节值登高真胜会,年逢大有是殊祥。
宸心悦豫流新唱,星汉垂文示八方。
蒹葭渐见凝清露,鶗鴂先惊歇众芳。
节值登高真胜会,年逢大有是殊祥。
宸心悦豫流新唱,星汉垂文示八方。
注释
华胥:理想中的和平世界。正乐康:安乐和谐。
宾雁:秋天南飞的大雁。
衡阳:古代地名,雁南飞至之地。
蒹葭:芦苇。
凝清露:凝聚成露珠。
鶗鴂:鸟名,杜鹃。
歇众芳:停止了百花盛开。
登高:重阳节登高习俗。
大有:丰收的季节。
宸心:皇帝的心意。
悦豫:喜悦舒畅。
新唱:新的诗歌创作。
星汉:星空银河。
垂文:展示智慧或教化。
翻译
人民生活安定快乐,秋天高飞的大雁指向衡阳。芦苇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鶗鴂鸟鸣叫,宣告百花凋零。
此时正是登高赏景的好时节,每年丰收是特别吉祥的象征。
皇上的心情愉快,创作新的歌曲,星辰银河展示他的文治教化给四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名为《奉和御制重阳五七言诗(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造诣。
首句“民在华胥正乐康”描绘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展现了一个太平盛世的画面。“华胥”意指富饶繁荣之地,这里用来形容国家的昌盛。接下来的“高秋宾雁指衡阳”则是描绘秋天的景色,远处有大雁飞过,引导诗人向着衡阳城方向遥望。
第三句“蒹葭渐见凝清露”,写的是随着芦苇和荻菜逐渐显现,露水也变得清澈。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受。
第四句“鶗鴂先惊歇众芳”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小鸟(鶗鴂)被惊起,飞走了,其他花香也随之消散。这两句共同营造了一种秋高气爽、万物收藏的氛围。
第五句“节值登高真胜会”,是在说到了佳节,诗人登上高处,与朋友相聚共享美好时光。“年逢大有是殊祥”表达了在这样的美好年华中遇到吉庆之事,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幸运。
最后两句“宸心悦豫流新唱,星汉垂文示八方”,则是说皇上的心情喜悦,新的诗歌像流水般流淌;天上的星辰排列成文字符号,向四面八方展示。这两句表达了对君主的颂扬之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自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和对佳节美好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盛世美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