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千重火云合,中心一道瘴江流
唐 · 白居易
来书子细说通州,州在山根峡岸头。
四面千重火云合,中心一道瘴江流。
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
何罪遣君居此地,天高无处问来由。
四面千重火云合,中心一道瘴江流。
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
何罪遣君居此地,天高无处问来由。
注释
来书:收到的信件。子细:详细地。
通州:古代的一个地名。
州在:地方位于。
山根:山脚下。
峡岸头:峡谷的边缘。
火云:比喻炎热的天气。
合:包围。
瘴江:含有瘴气的江河。
虫蛇:有害的爬行动物。
白昼:白天。
拦:阻挡。
蚊蚋:吸血的小昆虫。
黄昏:傍晚。
扑:飞扑。
郡楼:郡府的楼房。
何罪:有什么罪过。
遣:使,派遣。
居此地:居住在这个地方。
天高无处问来由:意指远离朝廷,无法申诉原因或缘由。
翻译
你详细述说着通州的情况,那地方位于山脚下的峡谷岸边。四周被重重火云包围,中央有一条充满瘴气的江水流淌。
白天有虫蛇挡在官道上,黄昏时蚊蚋又扑向郡楼。
你有何过失,要被贬居此地,天高皇帝远,无法询问其中缘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边远险要的通州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地方特色的生动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被贬官至此的悲凉与无奈情感。
“来书子细说通州”一句直接引入主题,让读者了解到诗人所在之地的情况。接着,“州在山根峡岸头”具体描绘出通州的地理位置,给人以险峻的感觉。
接下来,“四面千重火云合,中心一道瘴江流”通过对比手法,将外围的“火云”与中心的“瘴江”对立起来,形象地展示了一个被群山环绕、气候多变的地方。这里的“火云”可能并非真正的火焰,而是比喻山峦间弥漫的浓雾或阴霾天气。
“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则从细节上展示了通州地方的荒凉与野蛮。虫蛇在白日里横行于官道上,而蚊蚋更是在傍晚时分扑向城楼,这些生动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不满。
最后,“何罪遣君居此地,天高无处问来由”则流露出诗人的内心感慨。他质疑自己为何会被贬官到这样一个地方,并表达了对于命运的无奈与困惑。这里的“天高”象征着权力与命运的不可触摸,而“无处问来由”则是诗人对自身遭遇的茫然和不解。
整首诗通过对通州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刻画,以及诗人个人的情感抒发,展示了一个贬官的士人在边远地区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现实政治生态的某种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