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漫不眠,起复日所为
出处:《中夜二首 其一》
宋 · 王令
昼日苦卒卒,忽焉不加思。
长夜漫不眠,起复日所为。
所为浩多愧,不与初心期。
虚云圣贤学,实从世俗归。
虽耻犹奈何,长歌涕垂颐。
长夜漫不眠,起复日所为。
所为浩多愧,不与初心期。
虚云圣贤学,实从世俗归。
虽耻犹奈何,长歌涕垂颐。
注释
昼日:白天。苦卒卒:忙碌不堪。
忽焉:忽然。
加思:深入思考。
长夜:漫漫长夜。
不眠:无法入睡。
起复:起身重做。
所为:所做的事。
浩多:很多。
愧:惭愧。
初心:最初的心愿。
虚云:看似。
圣贤学:圣贤的学问。
实:其实。
世俗归:源于世俗。
耻:羞耻。
犹奈何:又能如何。
长歌涕垂颐:长歌当哭,泪流满面。
翻译
白天忙碌不停歇,忽然间不再思考。漫长的夜晚无法入睡,起身重做白天的事。
所做的事太多感到惭愧,与最初的愿望相违背。
看似圣贤的学问,其实源于世俗的追求。
虽然羞耻,又能如何,只能长歌当哭,泪流满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夜无法入睡,反复思考白天所做之事的内心世界。昼日的忙碌与忽然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而长夜的辗转反侧则展现出一种无尽的精神折磨。
"昼日苦卒卒,忽焉不加思"表达了白天紧张忙碌却缺乏深刻思考的状态。"长夜漫不眠,起复日所为"则透露出诗人在夜晚对白天行为的反刍与自我审视。
"所为浩多愧,不与初心期"显示了诗人的内疚和自责,因为现实中的作为与最初的理想相去甚远。"虚云圣贤学,实从世俗归"这两句则反映出诗人对于高尚道德的向往与现实中不得不回归世俗的无奈。
最后,"虽耻犹奈何,长歌涕垂颐"表达了诗人的羞愧与无奈,以及通过长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涕垂颐”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在深夜里泪流满面之状。
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反映了古代士人在精神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所遭遇的矛盾和痛苦。通过对夜晚沉思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尚境界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