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几明窗潇洒尽,时携好客一凭临
出处:《题周坦戴氏桂林池馆》
宋 · 梁泰来
地偏不受点尘侵,日涉园亭得趣深。
竹外移梅曾辟径,月中分桂定成林。
云山环碧醉人眼,池水澄泓鉴此心。
净几明窗潇洒尽,时携好客一凭临。
竹外移梅曾辟径,月中分桂定成林。
云山环碧醉人眼,池水澄泓鉴此心。
净几明窗潇洒尽,时携好客一凭临。
注释
地偏:偏远之地。点尘:世俗纷扰。
日涉:每日涉足。
园亭:园林亭榭。
移梅:移植梅花。
辟径:开辟道路。
分桂:分布桂花。
成林:长成树林。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
环碧:环绕碧绿。
醉人眼:令人陶醉。
澄泓:清澈见底。
鉴:映照。
此心:内心。
净几:洁净几案。
明窗:明亮窗户。
潇洒尽:极尽潇洒。
时:时常。
携:邀请。
好客:好友。
凭临:观赏。
翻译
这里偏僻不被世俗打扰,每日漫步园林乐趣无穷。竹林外移植的梅花曾开辟过小径,月光下桂花树也必定长成了树林。
云雾缭绕的山峦环绕着碧绿的景色令人陶醉,池塘清澈如镜映照出内心世界。
洁净的几案和明亮的窗户展现出潇洒的格调,我时常邀请好友来此共赏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远离尘嚣的静谧园林,诗人梁泰来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桂林池馆的清幽与雅致。首句“地偏不受点尘侵”,写出了环境的清净,没有世俗纷扰;“日涉园亭得趣深”则表达了诗人在此处流连忘返,享受着深深的生活乐趣。
“竹外移梅曾辟径,月中分桂定成林”两句,通过描绘竹林中的梅花和月光下的桂花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暗示了主人的品味和对自然的热爱。“云山环碧醉人眼,池水澄泓鉴此心”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美,云雾缭绕,池水清澈,仿佛能映照出诗人的心境,令人陶醉。
最后,“净几明窗潇洒尽,时携好客一凭临”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喜爱和对友人的热情邀请,希望与好友一同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