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纡并麦垄,翠浪四山绕
出处:《游岘山次韵三首 其二》
宋 · 陈与义
高人买山隐,百万犹恨少。
客儿最省事,有屐一生了。
东庄良不遥,十里望缥缈。
萦纡并麦垄,翠浪四山绕。
先生滞鹿车,去程通凤沼。
暂来山泉上,思与飞云杳。
云北接云南,一径绝纷扰。
竹林怀风雨,目断极窈窈。
从来无世尘,相对真不挠。
龙儿争地出,头角已表表。
先生嘱支郎,勿使斤斧夭。
终当乞一杖,险路扶吾老。
客儿最省事,有屐一生了。
东庄良不遥,十里望缥缈。
萦纡并麦垄,翠浪四山绕。
先生滞鹿车,去程通凤沼。
暂来山泉上,思与飞云杳。
云北接云南,一径绝纷扰。
竹林怀风雨,目断极窈窈。
从来无世尘,相对真不挠。
龙儿争地出,头角已表表。
先生嘱支郎,勿使斤斧夭。
终当乞一杖,险路扶吾老。
注释
高人:指品德高尚的人。买山:购置山地以隐居。
省事:简单生活。
屐:木屐。
遥:遥远。
缥缈:若隐若现。
萦纡:曲折。
翠浪:绿色的麦浪。
滞:停留。
凤沼:神话中的仙境。
杳:消失,远去。
纷扰:世俗的纷乱。
竹林:象征清静。
窈窈:深远。
世尘:世俗尘埃。
不挠:不受干扰。
头角:初露头角。
表表:明显,突出。
支郎:助手。
斤斧:砍伐工具。
乞:请求。
杖:拐杖。
险路:崎岖的道路。
扶:扶持。
翻译
高人买下山隐居,百万钱财仍嫌少。游子生活简单,一双木屐伴他度过一生。
东边的庄园并不遥远,十里的路程望去如梦如幻。
田间小路蜿蜒交错,绿色的麦浪环绕四座青山。
先生乘坐简陋马车,行程却通向仙境般的凤沼。
他暂时来到山泉边,思绪随飞云飘渺无踪。
云朵北连南天,一条小径隔绝尘世喧嚣。
身处竹林,怀念风雨,目光所及尽是深远。
这里自古未染尘世纷扰,相对而坐,心境坦荡。
孩童们争夺土地,显露出未来的峥嵘。
先生叮嘱支郎,切勿让砍伐破坏了自然。
将来我定会乞求一根拐杖,助我走过崎岖山路,安度晚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人购置山林以求隐居的生活,他觉得百万之资仍嫌不足,显示出他对自然环境的极度珍视。诗人赞美了山景的优美,东庄虽不远,但十里的路程在绿色麦田和山峦翠色中显得如梦如幻。主人公乘坐简陋的鹿车,却心向清幽的凤沼之地,暂时停留山泉边,思绪飘渺与白云共舞。
诗中提到的山径远离尘嚣,竹林间风雨声中更显宁静,诗人感叹这里没有世俗纷扰,与高人相对,心境坦然。他还注意到山中幼竹生机勃勃,预示着未来的繁茂。最后,诗人提醒朋友支郎,要保护这片自然,不要随意砍伐,表达了对未来岁月中需要竹杖相伴,以便在险路上扶持自己老去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化图景,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