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予不负遂初赋,寄愧于颜得所归
出处:《新志》
宋 · 晁说之
前日徒嗟与世违,从今绝世心事微。
弥陀印里一身重,梵网经中万古非。
元亮胡然兹漫浪,遗民有侣便因依。
欣予不负遂初赋,寄愧于颜得所归。
弥陀印里一身重,梵网经中万古非。
元亮胡然兹漫浪,遗民有侣便因依。
欣予不负遂初赋,寄愧于颜得所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徒嗟:感叹。违:不合。
绝世:与世隔绝。
心事微:心事隐藏。
弥陀印:佛经中的弥陀(指阿弥陀佛)。
一身重:内心沉重。
梵网经:佛教律典《梵网经》。
万古非:永远不正确。
元亮:陶渊明的字,这里指代他。
兹漫浪:放浪形骸。
遗民:流离失所的人。
侣:同伴。
不负:不辜负。
遂初赋:坚守初衷。
寄愧:带着愧疚。
得所归:找到归属。
翻译
从前感叹与世俗不合,从现在起我将心事隐藏在佛经中我感到沉重,世间法则对我来说却是永恒的错误
陶潜为何如此放浪形骸,流离之人有了同伴就有所依靠
我欣喜能坚守初衷,虽有愧疚但找到了归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新志》。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疏离和对佛教信仰的寄托。"前日徒嗟与世违",诗人曾感叹与世俗不合,但如今决定超脱尘世,心境变得淡泊。"弥陀印里一身重,梵网经中万古非",他将自己置于佛经的世界,感到心灵得到了解脱,认识到世俗价值观不再适用。"元亮胡然兹漫浪",这里借陶渊明(字元亮)的隐逸态度,表达了自己的随性自由。"遗民有侣便因依",诗人找到了精神上的伴侣,即佛教信仰,可以依靠和依赖。最后两句"欣予不负遂初赋,寄愧于颜得所归",诗人欣慰自己坚守初衷,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无愧于自己的选择。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从世俗到出世的心路历程,以及在佛教中找到的精神慰藉,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深度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