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有瑕,即休也
出处:《王璠石铭》
唐 · 不详
山有石,石有玉。
玉有瑕,即休也。
玉有瑕,即休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自然形成的高地,通常由岩石构成。石:构成山体的坚硬物质,岩石。
玉:一种珍贵的宝石,常用于饰品,象征纯洁与高雅。
瑕:玉石上的缺陷、斑点。
休:在这里意指停止、不可用,引申为不被接受或不完美。
翻译
山中蕴藏石头,石头中含美玉。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含哲理,它通过对山、石、玉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完美与瑕疵的看法。"山有石,石有玉"表明了自然界中宝贵之物的存在,但紧接着"玉有瑕,即休也"则揭示了即便是珍贵如玉,也难免有瑕疵,而这些瑕疵恰恰成就了一种独特的美。
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可能在探讨完美与不完美的辩证关系,以及瑕疵所带来的独一无二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也可以被看作是对"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一种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