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吕声音谐郢曲,礼盈沾溉想吴田
根深满占千弓地,衍派遥分一派原。
广庇岂惟阴漠漠,长流还喜韵涓涓。
卫公拟德称乡国,蒙叟题名入简编。
曳杖借看无俗士,炼丹分汲有神仙。
笋生龙角休教斸,茶采金芽却藉煎。
綵凤仪留供宿息,白鸥盟在任飞骞。
筼筜继本非徒尔,江汉朝宗不偶然。
律吕声音谐郢曲,礼盈沾溉想吴田。
万竿引我纡闲步,隐逸于君得比肩。
清簟展馀当夏日,尘缨濯后傍凉天。
衰迟倘许频相过,载咏诗章笔如椽。
鉴赏
此诗《竹泉为黄叔康赋》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通过对竹泉的描绘,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生机勃勃的自然之美,以及竹泉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蕴。
首句“种竹成林岁又年”,开篇即以竹林生长的景象,寓意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接着“只同淇澳与湘川”一句,将竹林与淇澳、湘川并提,以古代著名的竹林景观来衬托眼前之景的独特与珍贵。
“根深满占千弓地,衍派遥分一派原”,描绘了竹林根深叶茂、枝繁叶茂的壮观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竹林的起源与扩展,如同水流般源远流长。
“广庇岂惟阴漠漠,长流还喜韵涓涓”两句,既赞美了竹林的遮荫蔽日,又表达了对竹林中潺潺流水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卫公拟德称乡国,蒙叟题名入简编”引用历史典故,将竹林与古代贤者的美德相联系,赋予竹林以道德与文化的象征意义。
“曳杖借看无俗士,炼丹分汲有神仙”则进一步深化了竹林的超凡脱俗之感,暗示了在此处可以远离尘嚣,接近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
“笋生龙角休教斸,茶采金芽却藉煎”通过描述竹笋与茶叶的生长与利用,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丰富,也寄托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享受。
“綵凤仪留供宿息,白鸥盟在任飞骞”以彩凤与白鸥的形象,象征着竹林中的祥瑞与宁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筼筜继本非徒尔,江汉朝宗不偶然”以筼筜(竹)与江汉(长江与汉水)的比喻,强调了竹林与自然、文化的紧密联系,以及其不可分割的重要性。
“律吕声音谐郢曲,礼盈沾溉想吴田”通过音乐与礼仪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竹林的文化内涵,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
“万竿引我纡闲步,隐逸于君得比肩”最后两句,以竹林中的漫步与隐逸生活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世喧嚣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竹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生命力,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象与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生活等多重层面的深刻感悟与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