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中条与太华,天际浮脩眉全文

中条与太华,天际浮脩眉

出处:《瑶台篇
元末明初 · 王翰
中条与太华,天际浮脩眉
巨灵擘之翠壁断,日月彷佛缠东西。
瑶台之峰去天才咫尺,下视齐州九点烟雾迷。
中有至人骨法奇,芙蓉作裳荷制衣。
玄云石上紫芝秀,碧沙洞中瑶草肥。
我时来寻步屧迟,杖藜直入白云栖。
林藏鼎灶自与人间隔,云间或闻犬与鸡。
吾知子兮讵学商山采芝之黄绮,首阳食蕨之夷齐。
亦不学遗世节分三休宜,避地为远豺狼欺。
有商硕辅此版筑,至今草木含精辉。
千年斯人踵芳躅,抱养元气蟠涂泥。
一日幡然作霖雨,坐使四海枯槁春淋漓。
归来濯足清涟漪,浩歌明月当嵓扉,山灵有文慎勿移。

鉴赏

这首《瑶台篇》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瑶台景象,充满了奇幻与超脱的意境。

首先,开篇以“中条与太华,天际浮脩眉”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远辽阔的天地之中,中条山与太华山仿佛是天边飘动的修长眉毛,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巨灵擘之翠壁断,日月彷佛缠东西”,通过神话传说中的巨灵神劈开翠壁,使得日月仿佛在东西两面环绕,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神秘感。

瑶台之峰“去天才咫尺”,与天距离近得仿佛伸手可及,而下方则是“下视齐州九点烟雾迷”,将远处的齐州比作九点烟雾,形象地表现出瑶台之高峻。瑶台之上,“中有至人骨法奇,芙蓉作裳荷制衣”,描述了一位仙风道骨的至人,穿着芙蓉制成的衣裳,以荷花为衣饰,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形象。

随后,“玄云石上紫芝秀,碧沙洞中瑶草肥”,通过玄云、紫芝、碧沙、瑶草等意象,描绘出瑶台上的奇异景色,充满了生机与灵气。诗人自己前来寻访,“杖藜直入白云栖”,手持藜杖,直接步入白云之中栖息,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生活的向往。

“林藏鼎灶自与人间隔,云间或闻犬与鸡”,通过对比人间与仙境的生活,突出了瑶台的独立与超脱。最后,“吾知子兮讵学商山采芝之黄绮,首阳食蕨之夷齐”,诗人表明自己并非追求隐居采药或食蕨的简单生活,而是寻求更深层次的精神自由与超脱。

“亦不学遗世节分三休宜,避地为远豺狼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的不是逃避现实的简单避世,而是寻求精神上的独立与超越。结尾部分,“有商硕辅此版筑,至今草木含精辉”,提到历史上的一位贤臣,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千年斯人踵芳躅,抱养元气蟠涂泥”,表达了对历史先贤的敬仰,并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够像他们一样,滋养大地,影响后世。“一日幡然作霖雨,坐使四海枯槁春淋漓”,预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变革力量,如同春雨滋润万物,带来生机与希望。

“归来濯足清涟漪,浩歌明月当嵓扉,山灵有文慎勿移”,最后以诗人归来的场景结束,通过洗脚、歌唱和对山灵的告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美好世界的守护与传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构建了一个既超脱又充满生命力的仙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与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