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山中老僧旧相识,惊我非复当时容全文

山中老僧旧相识,惊我非复当时容

宋 · 张耒
淮流赴海何时穷,我生飘泊西复东。
山中老僧旧相识,惊我非复当时容
三年历遍百忧患,迁就汲汲如飞鸿。
人生易老古所叹,如我安得颜长红。
尘埃漫灭旧题壁,枝叶已拱当时松。
我方奔走师已老,更念别此何时逢。
眼看故旧怀抱好,宴坐不觉听山钟。
长淮月高人语绝,惟有塔铃鸣夜风。

拼音版原文

huáiliúhǎishíqióngshēngpiāo西dōng

shānzhōnglǎosēngjiùxiāngshíjīngfēidāngshíróng

sānniánbiànbǎiyōuhuànqiānjiùfēi鸿hóng

rénshēnglǎosuǒtànānyánchánghóng

chénāimànmièjiùzhīgǒngdāngshísōng

fāngbēnzǒushīlǎogèngniànbiéshíféng

yǎnkànjiù怀huáibàohǎoyànzuòjuétīngshānzhōng

chánghuáiyuègāorénjuéwéiyǒulíngmíngfēng

注释

淮流:淮河的水流。
穷:干涸。
飘泊:漂泊不定。
山中老僧:住在山中的老和尚。
非复:不再是。
迁就:忙碌奔波。
颜长红:保持青春常驻。
尘埃漫灭:被尘土遮盖。
拱:长出。
奔走:忙碌。
更念:更加想念。
宴坐:静坐。
塔铃:寺庙中的塔铃。

翻译

淮河的水奔流入海何时才会干涸,我的一生漂泊在东西之间无定所。
山中的老僧是我旧时的朋友,他惊讶我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
三年间我历经种种忧患,如同急飞的大雁般忙碌奔波。
人生易逝是自古以来的感叹,像我这样怎能保持青春常驻?
墙壁上的旧题字已被尘土遮盖,当年的松树已经长出繁茂的枝叶。
我正忙于奔走,老师却已年迈,更让我想念何时能再相见。
看着旧友,他们怀抱着美好的情感,静坐聆听山中的钟声。
长淮之上,月光皎洁,人声渐息,只有塔铃在夜风中轻轻响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深刻感慨。开篇即以“淮流赴海何时穷”设定了主题,淮河奔腾入海,象征着时间的无尽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渺小。诗人自述生平飘泊不定,却始终无法找到安稳之所。

接着,“山中老僧旧相识,惊我非复当时容”表达了诗人与一位老僧重逢时的感慨,彼此都已改变,尤其是诗人的外貌和精神状态已经大不如前。这段落强调了时间对个人外在和内在的双重打击。

“三年历遍百忧患”描述了诗人近年来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和忧虑,而“迁就汲汲如飞鸿”则形容诗人的生活状态,如同大雁般漂泊不定,心中充满着不安和渴望。

“人生易老古所叹”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观点自古以来即被人们所共鸣。紧接着,“如我安得颜长红”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如何能保持青春活力的一种自问,显得既无奈又充满了自嘲。

“尘埃漫灭旧题壁,枝叶已拱当时松”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时间流逝后自然界变迁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朝的景象,再次强调了时间无情的主题。

“我方奔走师已老,更念别此何时逢”表达了诗人的急切感和对于未来的担忧。诗人在岁月的催促下,意识到自己应尽快寻找心灵的归宿,同时也对未来可能的重逢感到不确定。

“眼看故旧怀抱好,宴坐不觉听山钟”这两句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也是一种对于生活现状的接受。诗人选择在自然中寻找平静的心态,以此来抵御时间带来的孤独和忧伤。

最后,“长淮月高人语绝,惟有塔铃鸣夜风”以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婉的情怀结束了整首诗。长淮之水在明月下平静无声,而人们的喧嚣与议论已不再存在,只剩下寺院中传来佛教塔铃的声音,在夜风中回响,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经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时光易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