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仙人汉阴、马,微服方地行全文

仙人汉阴、马,微服方地行

出处:《留别蹇道士拱辰
宋 · 苏轼
黑月在浊水,何曾不清明。
寸田满荆棘,梨枣无从生。
何时返吾真,岁月今峥嵘。
屡接方外士,早知俗缘轻。
庚桑托鸡鹄,未肯化南荣。
晚识此道师,似有宿世情。
笑指北山云,诃我不归耕。
仙人汉阴、马,微服方地行
咫尺不往见,烦子通姓名。
愿持空手去,独控横江鲸。

拼音版原文

hēiyuèzàizhuóshuǐcéngqīngmíng

cùntiánmǎnjīngzǎocóngshēng

shífǎnzhēnsuìyuèjīnzhēngróng

jiēfāngwàishìzǎozhīyuánqīng

gēngsāngtuōwèikěnhuànánróng

wǎnshídàoshīyǒu宿shìqíng

xiàozhǐběishānyúnguīgēng

xiānrénhànyīnwēifāngxíng

zhǐchǐwǎngjiànfántōngxìngmíng

yuànchíkōngshǒukònghéngjiāngjīng

注释

浊水:浑浊的水面。
寸田:极小的土地。
峥嵘:形容岁月艰难。
方外士:超脱世俗的隐士。
俗缘:世俗的缘分。
庚桑托鸡鹄:用鸡鹅作为信使的典故。
宿世情:前世的缘分。
北山云:北方的云彩。
汉阴:汉水之阴,指隐居之地。
微服:穿着普通衣服。
横江鲸:比喻巨大的力量或目标。

翻译

漆黑的月亮映照在浑浊的水面,何曾不明亮。
哪怕是最小的土地也长满了荆棘,梨枣树无法生长。
何时能找回真实的自我,如今的岁月如此艰难。
多次遇见超脱世俗的隐士,早就明白尘世缘分如浮云。
庚桑真人借鸡鹅为信使,不愿化身为南方的荣耀。
我迟来的认识这位道师,仿佛有种前世的缘分。
他笑着指向北方的云,责怪我不回去耕田。
如同汉阴的仙人,穿着普通人的衣服在世间行走。
即使近在咫尺也不相见,劳烦你通报姓名。
我愿意空手而去,独自驾驭横江的巨鲸。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首句“黑月在浊水,何曾不清明”通过对比,表达了内心的澄清与外界的混沌形成鲜明对照。接下来的“寸田满荆棘,梨枣无从生”描绘了一种贫瘠之景,但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生长、不以物喜的态度。

中间部分“何时返吾真,岁月今峥嵘。屡接方外士,早知俗缘轻”表达了对回归本真、摆脱世俗羁绊的渴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与他人交往的态度,即早已洞察世事纷杂,认识到世间关系的轻重。

尾段“庚桑托鸡鹄,未肯化南荣。晚识此道师,似有宿世情”则是对一位道士的赞美,表达了对于这位道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的向往。而“笑指北山云,诃我不归耕。仙人汉阴、马,微服方地行”则是诗人被这位道士所点化,对于自己的未能如愿回归自然的生活感到惋惜。

最后,“咫尺不往见,烦子通姓名。愿持空手去,独控横江鲸”表达了对道士的敬重,以及希望能够像道士一样,超脱尘世、掌握自己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展现了苏轼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超脱世俗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