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密听他嫌不韵,根盘如许合空群
蜕俗风标与月分,竞攀争撷到仍云。
弗知芗国有乔木,大似幽居无此君。
叶密听他嫌不韵,根盘如许合空群。
四朝雨露金刀寺,两树前年夭斧斤。
弗知芗国有乔木,大似幽居无此君。
叶密听他嫌不韵,根盘如许合空群。
四朝雨露金刀寺,两树前年夭斧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名为《西余庭犀合抱强半不下西湖刘寺双桂已厄于嘉定十二年打十方之初信夫主僧元粹之忍也余在北山作诗援之云翠华几度树边来手压芳枝内苑栽且看传灯金粟面小留残馥点苍苔两唐律赋西余吊刘寺云(其二)》。诗中以“西余”庭中的大树为题,通过描绘大树的形态和环境,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自然生命的感慨。
首句“蜕俗风标与月分”,以“蜕俗”形容大树的高洁风骨,与明月相映成趣,暗示了大树超凡脱俗的品质。接着,“竞攀争撷到仍云”,描绘了人们争相攀爬采摘的情景,反衬出大树的高大与不易接近,同时也隐含了对世俗追求的反思。
“弗知芗国有乔木,大似幽居无此君”,进一步赞美大树如同国中之乔木,即使在幽静之地也显得卓尔不群。接下来的“叶密听他嫌不韵,根盘如许合空群”,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大树的独特之处——叶密而听人嫌,根深而能独立于世,不随波逐流。
“四朝雨露金刀寺,两树前年夭斧斤”,将大树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描述了它历经风雨,见证了多个朝代的更迭,最终幸免于被砍伐的命运。这既是对大树生命力顽强的赞颂,也是对历史变迁中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一棵大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