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
出处:《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
唐 · 皎然
远客殊未归,我来几惆怅。
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
寒花寂寂遍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
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
凤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望归船。
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
他日相期那可定,闲僧著处即经年。
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
寒花寂寂遍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
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
凤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望归船。
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
他日相期那可定,闲僧著处即经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远客:远方的客人。殊未归:还没有回来。
我来:我每次来。
几:很,非常。
惆怅:忧郁,伤感。
叩关:敲门。
一日:一整天。
不见人:没有人回应。
绕屋:围绕房屋。
寒花:耐寒的花,这里可能指秋冬季节的花。
笑相向:似乎在笑对着我。
寒花寂寂:寒花静静地。
遍:遍布。
荒阡:荒凉的小路。
柳色:柳树的颜色,代指柳树。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动声,这里指秋风中的景象。
愁暮蝉:傍晚时分因蝉声而感到的愁绪。
行人:过路的人。
无数:很多。
不相识:互相不认识。
独立:独自站立。
云阳古驿边:云阳古驿站的旁边。
凤翅山:地名,可能指某座山。
思本寺:思念原来的寺庙。
鱼竿村口:地名,可能指某个村庄的入口。
望归船:期盼归来的船只。
归船不见:没有看见归来的船只。
见寒烟:只看到寒冷的烟雾。
离心:离别的心情。
远水:远方的水流。
共悠然:共同显得悠长、宁静。
他日:将来,以后的日子。
相期:相约,期待相见。
那可定:怎么能确定。
闲僧:悠闲的僧侣。
著处:居住的地方。
即经年:就是一年又一年,指时间长久。
翻译
远方的客人还未归,我每次到来都满是忧伤。敲门一天也不见人影,只有环绕房屋的寒花默默相对而笑。
冷清的花朵遍布荒芜的小路,柳树的颜色在秋风中摇曳,傍晚的蝉声透着愁绪。
无数过路的人彼此都不认识,我独自站在云阳古驿站旁。
在凤翅山中思念着原来的寺庙,站在鱼竿村口盼望归来的船只。
归来的小船看不见,只见寒烟袅袅,离别的心与远方的水流一样悠长。
将来相会的日子怎能确定,悠闲的僧人四处为家便是经年累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异乡的孤独与对归家的思念。开篇便道出“远客殊未归”,表达了诗人对于久别家园、远行天涯的感慨。而“我来几惆怅”则更深化了这种情绪,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
接下来的“叩关一日不见人”,则是对孤独境遇的具体描写。诗人在外漂泊,无人相识,更无知音。这份寂寞,在“绕屋寒花笑相向”中得到了某种慰藉,似乎只有那些不知世事的花朵与诗人一同诉说着孤独。
“寒花寂寂遍荒阡”,则将这种氛围推向了极致。荒凉的田野上,寒花静默,这份静谧中带有一丝凄清。而“柳色萧萧愁暮蝉”更增添了一层秋意。柳枝在风中摇曳,夕阳渐暮,即便是那微小的蝉鸣,也令诗人心生忧愁。
“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这两句,通过对路人的描写,强化了诗人孤独的感受。即使是在人来人往的地方,但对于诗人而言,那些匆忙过客又怎能理解他的心境?
“凤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望归船”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他想念着远方的故土,渴望回到那片安稳的土地上。
最后,“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则是对这份思乡之情的极致抒发。归船不见,只剩下淡淡的寒烟与遥远的水面共同诉说着诗人的离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深沉的孤独感和浓郁的乡愁。每一句都透露着一种无奈和渴望,最终在“他日相期那可定”中显露出对未来重逢的不确定性。而结尾的“闲僧著处即经年”,则是对时间流转的一种无力感,仿佛时间就在这样的孤独与等待中悄然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