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大于拳,枣栗充糇粮
出处:《京城閒居杂言四首 其二》
元 · 揭傒斯
朔土高且厚,民生劲而彊。
榆柳虽弱质,生植益繁昌。
桃李大于拳,枣栗充糇粮。
谁谓苦寒地,百物莫得伤。
青青云梦竹,宿昔傲雪霜。
移植于此庭,不如芥与杨。
竹性岂有改,由来非本乡。
榆柳虽弱质,生植益繁昌。
桃李大于拳,枣栗充糇粮。
谁谓苦寒地,百物莫得伤。
青青云梦竹,宿昔傲雪霜。
移植于此庭,不如芥与杨。
竹性岂有改,由来非本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土地的坚韧与生命力,以及在严酷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的顽强。诗人以“朔土”开篇,点明了环境的艰苦,但紧接着描述了榆柳、桃李、枣栗等植物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存活,反而更加繁盛,展现了生命力的不屈。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这些植物在恶劣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和生命力的旺盛。
接着,诗人转向了云梦竹的描写,赞美其即使在雪霜中也能保持青翠,显示出极高的耐寒性和生命力。然而,诗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将云梦竹移植到此地,却不如在它原本生长的地方,即芥和杨之间,更能展现其特性。这不仅是对植物特性的探讨,也是对环境与生命适应性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北方土地上植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适应性,同时也隐含了对环境与生命关系的哲学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力坚韧不拔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