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柏不受雪,零乱苍烟根
出处:《效孟郊体七首 其六》
宋 · 谢翱
弱柏不受雪,零乱苍烟根。
尚馀粲粲珠,点缀枝叶繁。
小榻如僧床,下有莓苔痕。
对此莓苔痕,三年不敢言。
莓苔傥可食,咽雪待朝暾。
岂无柏树子,不食种在盆。
尚馀粲粲珠,点缀枝叶繁。
小榻如僧床,下有莓苔痕。
对此莓苔痕,三年不敢言。
莓苔傥可食,咽雪待朝暾。
岂无柏树子,不食种在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翱以孟郊诗歌风格创作的《效孟郊体七首》中的第六首。诗人通过对弱柏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与孤独的特质。"弱柏不受雪,零乱苍烟根",形象地刻画了柏树在严寒中仍挺立不屈,枝根被雪覆盖而显得零乱的画面。"尚馀粲粲珠,点缀枝叶繁",则赞美了柏树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仍有璀璨的果实(珠)点缀其繁茂的枝叶,富有生机。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移到地面,"小榻如僧床,下有莓苔痕",借小榻和莓苔的痕迹,寓言自己清贫的生活和内心的静寂。"对此莓苔痕,三年不敢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三年来对这种境况保持沉默,不愿多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设想如果莓苔可以食用,他宁愿忍耐寒冷,等待早晨的阳光("咽雪待朝暾"),暗示了他对生活的坚守和期待。最后两句"岂无柏树子,不食种在盆",以柏树子自比,表达出即使生活困苦,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宁愿在困境中自我种植,而非依赖他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象征和比喻,传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格追求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