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三玉环,遗音嗣黄雀
出处:《庭下养三鸳鸯忽去不反戏为作诗》
宋末金初 · 宇文虚中
先生久忘机,为尔虞矰缴。
一朝长羽翮,万里翔寥廓。
谁信恶沟鸱,忽作华表鹤。
岂无三玉环,遗音嗣黄雀。
一朝长羽翮,万里翔寥廓。
谁信恶沟鸱,忽作华表鹤。
岂无三玉环,遗音嗣黄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只曾经被主人精心照料,最终飞离家园的鸳鸯的感慨。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动物与人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首句“先生久忘机”,以“先生”泛指,暗含对鸳鸯的尊敬与关怀,同时“久忘机”三字,既表达了鸳鸯在人类的照顾下,逐渐失去了警惕与戒备之心,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接着,“为尔虞矰缴”一句,通过“尔”字强调了鸳鸯作为个体的存在,同时也隐含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与威胁,如箭矢(矰缴)一般随时可能降临的危险。
“一朝长羽翮,万里翔寥廓”两句,是全诗情感转折的关键,描述了鸳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自由与成长后,终于展翅高飞,翱翔于广阔的天空。这一转变不仅展现了生命的自由与活力,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由与梦想的向往。
“谁信恶沟鸱,忽作华表鹤”则通过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沟鸱,即恶鸟,象征着低俗与束缚;华表鹤,则是高洁与自由的象征。这一对比不仅突出了鸳鸯从低俗到高洁的转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与高尚品质的追求。
最后,“岂无三玉环,遗音嗣黄雀”两句,以鸳鸯的离去引发的思考结束全诗。三玉环,可能象征着鸳鸯与人类之间曾经共享的美好时光;而“遗音嗣黄雀”,则是通过黄雀的鸣叫,寓意着生命之歌的延续与传承。整首诗在表达对鸳鸯离去的惋惜之余,更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与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