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声入岭切,鸟道问人深
出处:《送崔载华张起之闽中》
唐 · 刘长卿
不识闽中路,遥知别后心。
猿声入岭切,鸟道问人深。
旅食过夷落,方言会越音。
西征开幕府,早晚用陈琳。
猿声入岭切,鸟道问人深。
旅食过夷落,方言会越音。
西征开幕府,早晚用陈琳。
注释
不识:未曾了解。闽中路:福建的路途。
遥知:只能想象。
别后心:离别后的思念。
猿声:山中的猿猴叫声。
入岭切:格外凄厉。
鸟道:狭窄的小径。
问人深:询问着深入的人们。
旅食:旅途上的食物。
夷落:异乡。
方言:地方语言。
越音:越地的语言。
西征:向西征战。
开幕府:开设幕府(指建立军事或政治机构)。
早晚:早晚。
陈琳:古代文士,此处比喻有才华的助手。
翻译
未曾了解福建的路途,只能想象离别后的思念。山中的猿猴叫声格外凄厉,狭窄的小径询问着深入的人们。
在旅途上,我品尝异乡的食物,学会了一些方言,能理解越地的语言。
即将向西征战,希望能早日找到像陈琳那样的才子助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情厚谊的情感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开篇“不识闽中路,遥知别后心”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曾踏足的闽地之路虽然不熟,但却能感同身受地理解离别后的那份哀愁。接下来的“猿声入岭切,鸟道问人深”则通过猿啼和鸟鸣的声音,形象地描绘出山林中的寂静与深邃,以及诗人对远方朋友的关切之情。
“旅食过夷落,方言会越音”一句,则写出了行旅途中品尝异乡风味,同时也能听懂当地方言的情景,表明诗人的适应能力与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最后,“西征开幕府,早晚用陈琳”则预示着某种行动或决策即将到来,而“早晚用陈琳”可能指的是期待着能像古代名臣陈琳那样尽职尽责,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友情都能保持忠诚。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于未知旅程的期待与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