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炎炎推不去,谁与诘造化全文

炎炎推不去,谁与诘造化

出处:《苦秋暑引
宋 · 李昴英
商金久得柄,老火未退舍。
甑中著寰宇,赫酷甚于夏。
池汤颇殃鱼,田龟应害稼。
桃笙亦浆汗,水国无凉榭。
扇挥腕欲脱,忍渴畏杯斝。
树间寂秋声,矩令何时下。
四序本循环,寒暑相代谢。
炎炎推不去,谁与诘造化
人思濯清泠,风露愿一借。
再拜祈蓐收,西陆早命驾。

拼音版原文

shāngjīnjiǔbǐnglǎohuǒwèi退tuìshè

zèngzhōngzhehuánshènxià

chítāngyāngtiánguīyìnghàijià

táoshēngjiǎnghànshuǐguóliángxiè

shànhuīwàntuōrěnwèibēijiǎ

shùjiānqiūshēnglìngshíxià

běnxúnhuánhánshǔxiāngdàixiè

yányántuīshuíjiézàohuà

rénzhuóqīnglíngfēngyuánjiè

zàibàishōu西zǎomìngjià

注释

商金:财富。
柄:权柄。
老火:年迈的火焰。
退舍:消退。
甑:大锅。
寰宇:全世界。
赫酷:酷热。
池汤:池塘水温过高。
殃鱼:使鱼受苦。
害稼:危害庄稼。
桃笙:竹器。
浆汗:抵挡汗水。
凉榭:凉亭。
扇挥:扇子摇动。
腕欲脱:手腕几乎脱落。
忍渴:忍受干渴。
矩令:法则。
何时下:何时降临。
四序:四季。
循环:往复。
代谢:交替。
炎炎:炽热。
造化:造物主。
濯清泠:洗涤清凉。
风露:风和露水。
蓐收:秋神。
西陆:秋季。
命驾:驾车出行。

翻译

长久以来掌握财富的人,年迈的火焰仍未消退。
大锅中包容着整个世界,酷热比夏天更炽烈。
池塘里的水温过高,鱼儿受苦,田间的乌龟可能危害庄稼。
即使是桃笙也无法抵挡汗水,水乡也没有避暑的凉亭。
扇子摇动手腕几乎要脱落,忍受干渴却害怕举杯解渴。
树林间只有秋天的寂静声音,期待的法则何时能降临。
四季本就循环往复,寒暑交替是自然规律。
炎热无法驱散,谁能质问这造物主的安排。
人们渴望洗涤清凉,希望能借用风露的力量。
双膝跪地恳求秋神蓐收,期盼秋天早日来临,好驾车出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季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生物活动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在酷暑中所感受到的热与苦。首先,“商金久得柄”和“老火未退舍”分别形象地描绘出炽热太阳的光芒和不肯离去的烈焰,烘托出夏季的高温。

接着,“甑中著寰宇”将家宅中的热比作烹饪用的锅,强调室内外皆热得如同煮沸一般。"赫酷甚于夏"则直接点出了这种高温超过了常夏之热,增添了一份酷热难耐的感觉。

在自然界中,“池汤颇殃鱼”形象地展示了水中的生物因热而受困,而“田龟应害稼”则描绘出农作物在高温下遭受损害,反映了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困境。

"桃笙亦浆汗"将连绵不断的汗水比喻为如同果实一般的甘美,却又透露出一丝苦涩。"水国无凉榭"则表明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连寻找清凉之地都变得困难。

诗人通过“扇挥腕欲脱”和“忍渴畏杯斝”两句,传达了自己在酷暑中的不适与渴望饮水解渴的迫切心情。"树间寂秋声"则是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憧憬,期待着那清凉的声音能够早点到来。

通过“矩令何时下”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高温天气尽快过去的渴望。而“四序本循环,寒暑相代谢”则表达了自然界四季更替的规律,以及对炎热与寒冷交替的无奈接受。

最后,“炎炎推不去,谁与诘造化”一句,诗人似乎在问天地,为什么不能将这酷暑驱散。"人思濯清泠,风露愿一借"则表达了对凉爽气息的向往,以及希望能从自然中借得一丝凉意。

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个在酷暑中苦恼的人类世界,同时也透露出对于自然规律的顺应与对未来凉爽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