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机而现为说法,信心起处说法竟
出处:《潭州东明石观音赞》
宋 · 释德洪
大悲智光本无碍,于一切处常发现。
岂特夜半瓦砾间,始复烂然上霄汉。
此邦众生共胜业,时节成熟故如是。
譬如日月行虚空,水无秽洁皆照临。
灰沙若沉波自寒,圜影于中迥殊特。
稽首妙智光世音,是娑婆界真教体。
应机而现为说法,信心起处说法竟。
我今见境得成就,亦同音闻获圆通。
六根迟速虽不齐,要是一精明所现。
我知暗相不能昏,与彼心精遗闻处。
众尘隔越妄分别,常真实中无是事。
死生之变尚不改,岂有根尘乃能蔽。
愿令持此妙法门,于此刹土为佛事。
一切声色热恼中,与众生作清凉处。
皈命救世大悲者,愿赐威光加被我。
令我获无作妙力,令我亦名无所畏。
令我具无碍辩才,令我入一切种智。
我及一切诸有情,皆如观音得自在。
岂特夜半瓦砾间,始复烂然上霄汉。
此邦众生共胜业,时节成熟故如是。
譬如日月行虚空,水无秽洁皆照临。
灰沙若沉波自寒,圜影于中迥殊特。
稽首妙智光世音,是娑婆界真教体。
应机而现为说法,信心起处说法竟。
我今见境得成就,亦同音闻获圆通。
六根迟速虽不齐,要是一精明所现。
我知暗相不能昏,与彼心精遗闻处。
众尘隔越妄分别,常真实中无是事。
死生之变尚不改,岂有根尘乃能蔽。
愿令持此妙法门,于此刹土为佛事。
一切声色热恼中,与众生作清凉处。
皈命救世大悲者,愿赐威光加被我。
令我获无作妙力,令我亦名无所畏。
令我具无碍辩才,令我入一切种智。
我及一切诸有情,皆如观音得自在。
鉴赏
这首诗《潭州东明石观音赞》由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是对观世音菩萨的赞美。诗中以“大悲智光”开篇,描绘了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和智慧光明,无论在何处都能显现。接着,诗人以日月普照万物、水无污秽皆能照临来比喻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无论何地何物,都能得到其恩泽。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观世音菩萨的应机说法,不论众生的根器如何,都能获得佛法的指引。他强调了自己在见到这一境界后,也获得了佛法的圆通,理解了六根虽然迟速不同,但都是由一精明所显现的本质。诗人通过描述尘埃与水的关系,以及日月的普照,来说明佛法的普遍性和无处不在。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观世音菩萨的虔诚敬仰,希望得到其加持,获得无作妙力、无所畏惧、无碍辩才和一切种智。同时,诗人也祈求观世音菩萨能为一切众生带来清凉,消除烦恼,使他们获得自由自在。整首诗充满了对观世音菩萨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佛法深邃智慧的向往与追求。